第157章 偶遇萬曉莉(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闆是個四五十歲左右的男人,搖了搖頭,說:“這種玩意有人買嗎,也很難弄得到吧。”
聽到老闆的話,朱曉華有點洩氣。
確實,這個年代的人們,才剛剛解決溫飽問題。
不太可能會有那麼多閒錢買相機。
相機不比電視、收音機、錄音機,可以頻繁使用,給人們帶來歡樂。
它純粹是個消耗品,拍照一瞬間就完成了,拍完了之後,還需要花錢買膠捲,買相紙,找地方沖印。過程極其繁瑣,最後得到的也只一張呆板的照片。
而最主要的,一臺相機的價錢,基本可以買下一部電視機、收音機、錄音機。
幾者相比較的話,人們買相機的意願就更低了。
有買相機的錢,人們當然首先考慮買電視機、收音機、錄音機。
買相機的人少了,賣相機的人自然也會跟著減少。
如此以來,相機壞了,或者想要買個零件、膠捲之類的更是難上加難。
朱曉華不作逗留,繼續下一家商店。
他一連逛了七八家商店,基本上都沒有賣相機的,更別提膠捲、相紙、暗盒、定影粉、顯影粉等耗材。
閒逛的過程中,他發現,這個年代最愛歡迎的還是電視機、錄音機。
這些大型的國營商店裡,電視機貨架前,圍觀的人總是最多的。
朱曉華對這些大型商店徹底失望後,也懶得再逛了,轉而往回走。再次經過石窟景區前的廣場時,他想起了那天工作人員給他說的一個地址。
那家賣相機的音響店。
距離景區廣場約四公里,工作人員每天上班經過的那家商店。
朱曉華決定趕過去看看。
他騎著摩托車一路搜尋,十多分鐘後,到達工作人員所說的那條街道。街道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在一排低矮的商鋪中間,他發現了一處特別突兀的小洋樓建築,門頭懸掛著牌子,白色的牌匾上,用毛筆寫著斗大的紅漆大字:時代音響店。
店鋪裡播放著歌曲《一剪梅》:
“……
真情像梅花開過
冷冷冰雪不能淹沒
就在最冷枝頭綻放
看見春天走向你我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
天地一片蒼茫
一剪寒梅傲立雪中
只為伊人飄香
……”
大夏天的,播放著這種歌曲,朱曉華確實感受到了一絲絲冬天的涼意。
朱曉華把摩托車停在店鋪前,下車進店。
店裡的面積不大,卻頗顯豪華,新式的紅色櫥窗,帶玻璃櫃臺的貨架,均顯得這家店鋪走在時代最前沿,別具時代特色。
窗上的玻璃擦得錚亮,透過玻璃,能看到大街上的行人。
朱曉華進店後一眼看到了玻璃櫃臺下的照相機。
這種一個鏡頭,帶風箱,可摺疊拉伸的紅梅相機,相機頂部銘刻著幾個大字:中國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