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華不由得皺了皺眉。

老喬見朱曉華過來,繼續微笑著介紹:“曉華,你來的正好,我有件事要跟你商量。這兩個小孩都是親戚家的孩子,我想讓他們也來幫忙,在這裡打工。”

朱曉華瞧著那兩個只知玩樂、少不更事的孩子,問:“就是他倆吧?”

老喬說:“對,這幾天他倆的父母天天過來求我,我想著如今業務量增加,人手不足,便讓他們過來了。”

朱曉華瞧著這兩個打鬧的少年,問:“你倆叫什麼名字?”

男孩停下追逐,說:“我叫喬一帆,她叫喬桂珍,我倆是堂兄妹。”

女孩接著說:“我們跟喬叔是同村的,我家跟他家只隔了二三十米遠。”

李淑芬聽到兩個孩子率真的回答,臉色緊繃起來,整個人有點緊張。

老喬倒表現如常,說:“我想著都是親戚,所以給他倆的工資定到每天四塊,比淑芬、明宇少一塊。你看怎麼樣?”

朱曉華心想,兩個少不更事的孩子,居然拿著比潞城市大多數人都要高的工資,這也有點太離譜了吧。不知道老喬怎麼想的?

朱曉華見有這麼多人在場,終究不好反駁,部不能當面駁斥老喬,說:“你的親戚,你來決定吧。”

他希望把這個問題拋給老喬,讓他自己去想。

然而老喬居然沒發現這裡有什麼不妥,以為朱曉華答應了。

他握著朱曉華的手,說:“那就這麼定下來了。曉華,我就知道你會同意的。你倆快過來謝謝叔叔。”

“謝謝叔叔!”兩個孩子邊追逐打鬧,邊高聲喊著。

李淑芬卻率先“噗哧”一聲笑了出來,說:“朱曉華才多大啊,只比這孩子大五六歲吧,就叫人叔叔。”

“謝謝小叔叔!”女孩又糾正道。

老喬把兩個孩子趕到後院裡去玩,只留朱曉華、李淑芬他們三人在店鋪裡。

老喬把翻倒的椅子扶起來,讓給朱曉華,他們三人各坐了一張椅子。

坐定後,老喬問:“火車站那邊這兩天的銷量怎麼樣?”

朱曉華說:“稍有增長,但比預想的要艱難。”

李淑芬面帶得意:“看來,你找的那幾個大學生也沒怎麼幫上忙啊?我們這邊白露寺的銷量也漲了呢。”

李淑芬早都知道火車站那邊銷量停滯了。

她心裡恨恨地想,朱曉華啊,你就是一個愣頭青,沒有我們老喬家,我看你如何把火車站的市場做起來。

朱曉華故意說:“可惜,今天只賣了一萬根。”

李淑芬說:“沒有一萬根吧?你那頂多七八千根。”

朱曉華忽然警惕:“你怎麼知道是七八千根?”

李淑芬一愣,心想糟糕,說漏嘴了,這兩天派人盯著朱曉華那邊的出貨,可千萬別被他發現。

李淑芬旋即打馬虎眼:“我猜的。”

朱曉華作為活過一世的人,怎麼能不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冰棒市場做這麼大,現在每天的盈利在五六百塊錢,這是很多人一輩子的收入,

如果火車站的銷量真的突破兩萬根的話,利潤還會更大,每天的盈利將在千元級別浮動。

對於這麼一大筆金錢,怎麼可能會有人不眼紅,不牢牢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