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寫欠條(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曉華沒有吭聲,母親去世當日,張嬸是第一個前來登記的。就生怕人死了,沒人還他們錢了。
不過,欠債還錢嘛,本身也無可厚非,況且她家當時肯借錢,那也確實幫了不小的忙。
朱曉華儘量禮貌客氣地應酬,邀請他們進屋,說:“有事進來說。”
張大嬸卻沒有進屋的意思,說:“你家我就不進去了,剛死了人,穢氣。曉華啊,你要有錢,就直接還給我完事。你我都痛快。”
李大爺也是同樣的態度:“曉華啊,你回來了。欠我們的錢就有主了。你就還給我們唄。”
朱曉華說:“張大嬸、李大爺,我剛回來沒兩天,況且家裡父母剛過世。兩位能不能再緩一緩,我朱曉華保證,儘量在一個月之內把欠二位的錢先還了。”
“還要等一個月啊,怎麼跟你爸說話一個口氣。我上次問他,他說等一個月,結果一個月還沒到,自己先去了。這次不會也這樣吧?你要去了,我們的錢就真的沒指望了。”
朱曉華無語,即使欠了鄰居錢,他們也不至於這樣咒自己吧?
朱曉華說:“二位放心,我朱曉華年輕力壯,活得旺旺的,沒那麼容易就去世。這次我說到做到。”
李大爺還是有點不信,顧慮重重地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種事還真不好說,你爸朱之武不也是年輕力壯,活得旺旺的,然後說沒就沒了……”
“你們別再咒我哥了。”朱曉燕站起來反駁,“這次不一樣,我哥出來了,欠你們的錢很快就還上的。”
李大爺說:“這樣,上次我們只是登記。這次你立個字據,並寫明期限。如果一個月到期沒有償還,按天算利息。怎麼樣?”
張大嬸也同意:“既然你們還不上錢,也只能這樣了。”
朱曉華皺起了眉頭,這個年代,銀行利息高的可怕。
以工商銀行為例,一年存款利息為7.2%,五年存款利息為46.8%。也就是說,一萬元存銀行,一年淨賺七百二十塊,五年後則變成了近一萬五千塊。
這對於2021年穿越過來的他,是不可想象的。
由於職業的原因,他習慣了與金錢打交道,對銀行的利率尤其敏感。
對於這種高利息的現象,其實是沒有太多投資機會的。對普通人來說,最好的投資渠道就是存款。
想想,如果存銀行一年就能賺這麼多的話,誰還願意冒險去買股票和債券?
當然,反過來,如果自己欠人這麼多錢,一睜眼,一年到頭,又多欠了別人這麼多利息,那將是多麼可怕的壓力。
不過,幸好,他母親黃娟生病借的錢總共只有一百多塊。
一百多塊,在這個年代雖然是筆不少的錢財,但對他來說,想要儘快還清卻並非難事。
朱曉華翻找出弟弟妹妹的作業本,從上面扯下兩張紙,又找來一根帶有橡皮擦的鉛筆,讓張大嬸、李大爺報出數目,自己寫下欠條,並寫上日期。
“因母親黃娟生病,前後共借張大嬸(張二麗)二十六塊人民幣。本人承諾一個月內還清,如若未能還清,願意按照銀行利息,按日付息。
朱曉華
1984年6月28日”
朱曉華找來紅印泥,蓋上手印。
而後又給李大爺寫了一份同樣的欠條。
兩人拿起欠條,看了又看,發現確實沒有什麼問題,這才滿意地離去。
兩人走後,朱曉華又返回桌前吃飯。
朱曉燕說:“這些鄰居太不像話了,哥你才回來幾天,他們就這樣逼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