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雖屢屢受挫,然三者佔其二。

他們手下兵力又遠在漢軍之上。

擊敗皇甫嵩的可能極大。

張燕的言論鄭義自然認同。

劉毅之所以能連勝皇甫嵩,就是佔了天時、地利、人和。

他們和劉毅的差距看似在人和,又遠不止於人和。

鄭義素知張燕胸懷大志,欲大展宏圖完成王霸之業。

他不想掃張燕與眾人的興,便順著張燕的話開口道:

“將軍所言甚是。”

聽聞鄭義的話。

張燕一握拳頭,眼中似有光芒跳動。

接連小敗在皇甫嵩手裡,更加激起他與劉毅一較高下的念頭。

黃巾起義被鎮壓,張角三兄弟相繼陣亡。

天下起義軍大小勢力雖然眾多,可能夠扛大旗者卻是不多。

冀州一帶有扛大旗資格的也就他和劉毅。

作為後起之秀。

相比於劉毅是張角親傳弟子及女婿的身份,他要吃虧不少。

可在黑山一帶乃至於冀州、北方一帶,他的影響力並不小,僅劉毅能夠穩壓他一頭。

若此次他能夠徹底擊敗皇甫嵩, 打出黑山軍的名聲。

再多方走動遊說壯大自身勢力,日後未嘗沒取代劉毅的可能。

想到這裡,張燕不免有些意氣風發:

“我等佔據天時地利,只要步步為營,縱使皇甫嵩文韜武略、多謀善斷強,我等皆能破之。

待取下皇甫嵩首級懸之東門,看誰還敢小看我等!”

張燕的話極具感染力,諸將在聽完他的話個個心緒激動。

良久眾人才平息心緒。

張燕心裡明白他們佔據的優勢很大,但多次強取受挫,讓他不得不好好謀劃對策。

他環視眾人,出聲詢問道:

“眼下皇甫嵩對我等行使疲兵之計、分兵引誘我軍出城。

皇甫嵩詭計多端,其意不言而喻,不知諸位可有對策?”

座下諸將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對答。

唯獨鄭義低頭沉思、默然不語,片刻後才抬頭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張燕見鄭義似有話說,便開口詢問道:

“雲飛可有對策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