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口氣我是咽不下去,不知諸位可有計策助我破敵?”

他的話說到眾人心坎裡去了。

皇甫嵩攻打劉毅被虐成狗,攻打他們卻像是磕了藥一般。

這不是成心來氣他們是什麼?

老虎不發威還真當他們是病貓,好欺負?

眾人義憤填膺。

紛紛叫囂著要出城與皇甫嵩決一死戰。

座中一將姓鄭名義,乃有勇有謀之士。

他沉吟了片刻方開口道:

“皇甫嵩領軍數十載,熟讀兵法、善於用計,我們前番多次進攻都被他擊退。

可見我軍兵力雖在他之上,但想要大敗皇甫嵩也絕非易事。”

不少人聽完鄭義的話,眉頭頓時一皺不悅道:

“莫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馬元義能大敗皇甫嵩,我等為何不能?”

“先前我等不過是攻之過急,不慎著了皇甫嵩的道,正面交鋒他們絕非我等對手……”

見眾多將領都不認同自己的話,鄭義暗暗搖搖頭,沒有出聲反駁。

這些人大部分都目不識丁,不足與謀。

讓他失望的是張燕似乎也對他的話不置可否。

他說的是事實,無奈忠言逆耳不中聽。

劉毅能連續大敗皇甫嵩,是因為人家手下兵精將猛、底蘊較深。

用兵用計方面令行禁止,不是他們手底下那些良莠不齊的部隊能夠比擬的。

當然,吐槽的話鄭義也只敢在心裡說說。

張燕素知鄭義見識遠勝其他諸將,當下也沒有直接否定他,正聲道:

“戰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皇甫老賊成名已久,領兵、作戰、識兵法等方面我不如他。

論人和漢軍佔據上風。

然而黑山地界山川溝壑、縱橫路徑我等莫不相識。

論地利我軍更佔優勢。

眼下寒冬雖過,天氣尚寒,漢軍遠道而來缺乏禦寒之物,糧草被斷後繼供給難題未解。

論天時,在後勤保障方面我軍優勢明顯。

天時、地利、人和,漢軍佔其一,我軍佔其二。

雲飛何言不能大破皇甫老賊?”

聽聞張燕的話諸將紛紛點頭,深以為然。

他們雖然沒多少文化,但張燕所言在他們聽來句句在理。

領兵作戰講究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