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糧草尚足,亦有張凌所部在外行商。

可養這麼多人需要的消耗的糧草,簡直是個難以想象的天文數字。

劉毅好不容易透過剿匪,在百姓中積攢了好名聲。

日後總不能自砸門牌,去幹打家劫舍之事。

仔細想想。

唯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才是長久之計。

白起點點頭,開口道:

“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休耕植畜軍資,而後霸王之業可成也。”

劉毅雙目一亮,看來白起和他想到一塊去了。

“白起所指可是屯田制?”劉毅試探性的詢問。

“正是!眼下我們剛安定下來,整個山谷的土地皆可為主公所用。

我軍糧草儲備暫時充足,元鴻又可購置農具。

我們只要將土地,糧食,農具分與百姓,大力發展民屯即可。

若能弄到耕牛那就更好了!”

耕牛確實能夠提高耕地效率,但眼下數量不多,日後可以再想想辦法。

劉毅對屯田制只有模糊印象,見白起發言,向他虛心討教。

“如何施展且細細說與我等聽聽!”

白起沉思片刻,將思緒屢順後方開口道:

“主公可任命一人負責將土地,糧食,耕牛,農具分給農民。

待安定百姓,開墾農田,興修水利後可用分田之術,以實際產量來徵收百姓糧食。

持有官牛的百姓收四成糧食,無官牛的百姓則收三成糧食,屯田農民不得隨意離開屯地……”

聽到白起要徵收那麼多糧食,劉毅感覺剝削有些嚴重,怕有不妥。

“我聽聞先秦都是十五稅一,三十稅一,我們這樣會不會壓迫過重導致百姓叛逃?”

白起搖搖頭:

“百姓會牴觸在所難免,對於他們來說現在有土地可耕種,可以保證安穩的生活。

只要我們不進一步壓迫,他們不會叛逃的。

他們需要的是安穩的生活,我們的軍隊能夠庇護他們、守護他們,滿足他們這個願望。

他們度過牴觸期後,種田的積極性慢慢會提高的。”

張曼成有些好奇:

“為何你從頭到尾都在說民屯,而不提軍屯?

軍民一起屯田,不是能夠更好的解決軍糧問題,促進整體的穩定。”

白起笑了笑,解釋道:

“軍屯勢必會使士卒缺少鍛鍊,進而降低戰鬥力,所以我主張還是以民屯為主。

不過具體情況也要具體分析,畢竟我們兵民比實在太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