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良禽擇木而棲(感謝“感興趣的都能做好”)(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不過是貪生怕死的苟在後面,一切交給公孫起、周倉、典韋他們去做。
全靠對於歷史人物的先知先覺,離知人善用、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還有不小的差距。
劉毅笑了笑:
“子銘對劉毅如此誇讚,莫不是怕隔牆有耳又或是試探為兄而未說真話否?”
夏侯蘭忙搖頭道:
“某之所言皆是肺腑之言,絕無假話。
實不相瞞,某來毅興城已有數日,這些日子除了遊覽城池感受民生,更是想透過百姓之口進一步考察劉毅。
透過這幾日的進一步瞭解。
某還了解到劉毅為人不拘泥於繁文縟節,對手下恩威並濟、賞罰不明、尤其重視法律軍紀。
全軍上下都依法行事,莫敢犯事。
誠心待人,厲行節儉……要下屬做到的事,他必先做表率。
是以在某看來劉毅決策果斷、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優待手下、憐憫百姓疾苦重視民心。
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三軍願意為他賣命就足以說明問題……”
夏侯蘭的話聽得劉毅有些慚愧。
這都快把他捧上天了!
要不是對自己心裡有點數,劉毅都快相信自己真的有夏侯蘭說的那麼好了。
他心有愧疚道:
“子銘誇之太過矣!
一將功成萬骨枯,或許他只是上天眷顧、幸運使然罷了!”
趙雲聽得有些意動。
搖頭道:
“非也!
某認為子銘說得有些道理。
劉毅若沒有真本事,單憑運氣肯定走不到今天。
最初和他一起參與起義的黃巾勢力幾乎覆滅,餘下的不過苟且殘喘難成大事。
唯有他非但安然無恙還越發強大,建立毅興城護一方百姓安寧、獲得朝廷招安並解了京師燃眉之急。”
趙雲自下山以後還沒找到明主,本來他打算前去投奔公孫瓚。
好友夏侯蘭得知毅興城釋出招賢令,再三邀請他一起來看看。
和夏侯蘭在毅興城待了幾天後,他對劉毅也產生了不錯的印象。
根據劉毅派去涼州部隊的戰況來看,肯定會繼續擴大戰果,直到徹底平定羌人的叛亂。
胡人時常侵擾雍、涼之地,劉毅平叛效果極佳,朝廷很大程度會進一步重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