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與趙雲的話,徹底打消了夏侯蘭的疑慮。

他思索了片刻方開口道:

“劉毅的身份具有一定特殊性。

做為張角得意高徒、女婿,在黃巾中有很大的號召力,是以能夠在短時間內收攏太行山一帶的起義軍勢力。

甚至讓管亥等青州、揚州的黃巾部隊紛紛前來投奔效力。

另一方面受到朝廷冊封徵西將軍、關內侯、承認他中山靖王之後的身份,讓他徹底擺脫了反賊的名號。

他派出的部隊幫助朝廷快速平叛北宮伯玉,獲得了世人的好感。

他一貫治軍有方,深得民心,在百姓中有很好的口碑。”

夏侯蘭緩了一口氣,繼續說道:

“劉毅從宛城起兵至今鮮有敗跡、奇謀不斷、甚至生擒過皇甫嵩。

軍事、治軍方面某認為他皆是當今世上的佼佼者。

民生方面,當某踏上毅興城這片城池,看到百姓安居樂業一切欣欣向榮的模樣,一切都已不言自明。

能夠在亂世之中做到與民秋毫無犯就十分難能可貴。

他卻還竭盡所能保一方百姓安寧,心懷天下時時刻刻為民著想。

而且他任人唯賢、識人善用。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某認為投奔於他,日後必定有所作為……”

夏侯蘭的一番話聽得劉毅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子銘言之太過了!

劉毅不過是個庸人,全靠他手下能力出眾才有了今天。

我們不能只看結果而忽略過程,將一切功勞都歸結到他身上,這對他身的那些手下、對那些用性命為他們拼出大好前程的烈士極為不公。”

夏侯蘭笑了笑:

“興漢兄言之有理,可換個角度思考。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劉毅謀策不如手下,內政不如手下,打仗不如手下。

可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素質參差不齊的手下都願意服他。

豈不是側面說明他具有某種人格魅力?

他的那些出身微末的手下,之所以那麼出彩,不就是因為他用人方面只看才華不看出身、知人善用?

能夠將土匪、強盜、流寇等各色的人組合起來,使其各就其位,使人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不正是說明了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

三軍用命為他拼個大好前程,不也說明了他深得人心?”

夏侯蘭侃侃而談。

劉毅暗道好傢伙!

這個解讀他自己都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