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打算製作的零食不是別的,正是冰糖葫蘆!

東漢末年還沒這玩意。

按照歷史正常發展,最早也要在宋代才能吃到。

冰糖葫蘆又叫做糖葫蘆、糖墩兒、糖球。

傳聞宋光宗最寵愛的黃貴妃生病了,面黃肌瘦,茶飯不思,日漸憔悴。

太醫們費盡心思也治癒不好,宋光宗只好張榜求醫,最後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治好了黃貴妃。

所用方法即用冰糖與紅果煎熬服用。

後來這種做法傳到民間,小販們經過改進,將其串起來賣,於是便誕生了百姓喜愛的冰糖葫蘆。

它不僅開胃還能清熱養顏。

可謂是男女老幼四季皆宜的小零食。

冰糖葫蘆的做法很簡單。

劉毅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明白只要將野果用竹籤串成串後,放入糖漿之中蘸染一遍,再將取出待其變硬就可食用。

在眼下初冬將至的北方,冰糖葫蘆的味道又酸又甜又冰。

實屬難得的美味!

劉毅沒有遲疑。

第一時間讓人去準備帶酸味、且適合做冰糖葫蘆的新鮮水果、野果。

同時又讓人備好白砂糖、蜂蜜、水、竹籤等製作冰糖葫蘆的必備之物。

萬事俱備,劉毅毫不猶豫的開始著手製作。

見劉毅又開始搗鼓吃食。

張曼成、典韋、管亥紛紛主動請纓為其打下手。

他們對劉毅搞美食還是很有信心的。

眾人根據劉毅的安排,配合的十分默契。

下人們送來的水果各個新鮮飽滿。

劉毅讓典韋將他們按品種、大小分類,然後挑選大小均勻的用竹籤串起。

由於沒有冰糖,劉毅便用白砂糖去熬製糖漿。

這樣做出的冰糖葫蘆,雖然算不上正宗的冰糖葫蘆,但整體上的味道還是很接近的。

讓典韋將白砂糖倒入鍋中,用猛火熬至糖漿冒出細小密集的泡沫、顏色金黃法、糖香瀰漫後。

劉毅用筷子蘸一下糖漿,發現能夠拉出糖絲,便讓典韋停火。

再熬下去糖漿顏色就會失去糖色的透亮,轉為棕色,甚至糖漿中還會有焦味。

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劉毅抓住幾串水果,將它們貼著熬好的糖漿輕輕轉動,讓果子表面均勻的裹上薄薄的糖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