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州建立甘蔗生產基地、創立製糖廠。

絕對可以大大降低金錢、時間、運輸等成本,讓他們獲得更大多的利潤。

可是交州的世家肯定不願意,眼睜睜的見劉毅在他們的地盤上大肆斂財。

是人都有紅眼病。

做為當地土著本就排外,交州的世家絕對容不下他們做大做強。

搞不好直接搶佔他們的基地與製糖場,將一切據為己有,到時候一切只會白白便宜了他們。

這種風險劉毅不得不防!

劉毅若想在交州有所作為,必須先解決交州計程車氏。

交州士氏先祖為魯國汶陽人,為躲避新朝王莽末年的動亂而移居到交州,經過六世到士燮的父親士賜。

士氏在士賜的帶領下成為當地豪族,士賜被漢桓帝任日南太守,士燮之後開啟嶺南地區行政長官父子兄弟相傳的先例。

可以說士氏在交州根深蒂固。

劉毅要實現張凌所說的建議,無非這幾個選擇。

要麼分點利益給士氏和士氏合作。

要麼疏通張讓,讓手下成為交州的一州之主,派大軍入駐。

士氏若順從就罷了,若是不從就消滅士氏震懾交州其餘世家。

剛好為公孫起的佈局做相應的補充。

先拿下雍州、涼州、益州、交州,再取荊州……

這個問題具體如何解決還有待商榷。

不過也不宜長期拖下去。

畢竟交州與冀州一南一北,來回路途遙遠,運送起來也有一定的難處。

要耗費他大量的物力人力,無形中提高他的製糖成本,很不划算。

而且古代匪寇叢生,很多安全因素也不得不考慮進去。

這不是他第一次面對風險與利益的抉擇。

富貴險中求。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劉毅暫且忽略了部分風險。

走一步算一步。

大漢匪寇叢生不假,可哪個不長眼的敢搶他,和自取滅亡就沒啥區別了。

想到這裡。

劉毅他對張凌紛紛道:

“事不宜遲,元鴻當儘快打通交州進貨渠道。

需要多少兵馬儘管開口,我讓元儉全力配合你。”

“喏!”

張凌與廖化齊聲應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