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貴先是肯定了典韋的話,接著語氣鄭重:

“典都尉及其虎衛軍各個勇猛異常,要打敗洪博所部並非難事。

主公只是希望我們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成效。

順便借皇甫嵩之手,再削弱一番張燕的實力。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張燕的實力沒我們想象的那麼弱。

以我軍之強盛,要救援張燕問題不大,所以我們大可不必急於進軍。

安心按照主公部署行事即可。”

說到這裡李大貴腦中閃過一個,他自以為不錯的破敵之法。

他面色不懷好意道:

“若典都尉急於擊敗洪博所部,某倒是有一個法子。”

聞言典韋眼前一亮,忍不住出聲催促道:

“哦?是和法子還請速速道來!”

李大貴沒有賣關子。

他覺得劉毅的安排還是很有可行性,他們只要因地制宜稍作改動即可。

他所謂的破敵之法,也是建立在劉毅的指示下。

李大貴衝著典韋解釋道:

“此戰歸根到底還是打的心理戰。

主公也料到洪博既知我們前來救援,出兵太多其必心生怯意,不敢輕易出兵。

三千人不多不少,剛好可以吊住他們的胃口。

如今我等安營紮寨可作為誘餌。

再暗派千人事先藏於隱蔽的山坡之後。

若洪博率軍前來攻打,可詐敗將其引至事先約定好的埋伏之地。

屆時埋伏的千人從敵軍後方殺回。

兩千部隊調頭前後夾擊。

再加上天罡、元福所率領的兩千騎兵。

我等前後夾擊、全力圍剿必不使其逃掉一個。

此計若能成攻。

接下來我等只需如此如此,這般這般,洪博所部一戰可破也!

屆時我們兵指皇甫嵩大軍正後方,不管我們要不要和張燕聯手合圍皇甫嵩。

他們絕對如芒在背、如坐針氈寢食難安,不戰自退。

典都尉亦不用再擔心主公聲譽受損!

以某之見,張燕或許不會任憑皇甫嵩輕易離去,到時候或許我們還有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