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與宗門則專門負責收攏真正的天才。

初級學堂六年,可為義務教育,中級學堂則需要透過考核才能進入,至於聖地和宗門就要透過‘高考’了。

其他宗門就是私辦大學,聖地就是官辦大學,不管是聖地還是宗門弟子,只要能透過聖地的畢業考核,即可進入朝廷任職。

如此讓宗門成為朝廷的人才培養機構。

鄭銘看著手中寫的滿滿的紙張,嘴角微翹。

“抄詩詞算什麼?老子抄的是教育體系。”

“不過只是聖地培養還不夠,高手在民間,科舉和武舉制度也不能取消。嗯,再把科舉和武舉加上。”

“既然要大力發展教育,學務和科舉就要從禮部獨立出來,單獨建立一個教育部!”

“還有供奉殿的職能也要擴大,以後凡是一品以上的武者都要在供奉殿備案。不但如此,以後供奉殿屬於朝堂常規部門,不能在獨立與朝堂之外。宗師以上的高手必須要在朝堂掛職,加以約束。”

“還有百宗殿,定位為地方武裝特警,由供奉殿管轄,同時受各地府衙和總督府調遣。”

“這樣不行,百宗殿受總督府調遣的話,總督府的權利會膨脹。”

“把鎮守將軍府歸還都督府,實行軍政分離,設立五大都護府,負責各地駐軍以及邊防。不用再分邊軍和鎮守軍,全部歸於五大都護府,由都督府統轄領導。”

鄭銘越寫越多,寫到最後都把剛開始的目的給忘記了。

一開始他只是想抄一下教育體系,到後邊直接連軍事體系也給改了。

等他寫完後,腦袋有點蒙。

“寫的有點多了!”

他無奈的說道。

“先記下了,以後慢慢實行。”

其實他還有很多想法,不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治大國如烹小鮮,偌大的皇朝,想要改變,都需要慢慢嘗試,慢慢實行。

而且這只是他的一些想法,還有大璃本身存在問題也需要解決。

大璃建朝已經超過五百年了,民間土地兼併非常嚴重,官員腐敗問題也很嚴重,還有勳貴王爵之類的特權階層。

鄭銘想要收攏民心,獲取氣運值,就要為民請命,這些問題他都需要解決。

不過不管有多少問題,修煉者的問題始終是第一位,他必須先解決修煉者的問題才行。

所以修煉者培養機制必須儘快實行,五個聖地也要儘快建成。

“小福子,去將內閣諸位閣老招來。”鄭銘抬頭對小福子喊道。

小福子得命,立即朝著文華殿跑去了。

鄭銘又低頭看了看手中的紙張修改了一番,等張靈徵等人過來後,他將五個聖地和學堂的那一部分給張靈徵他們傳閱起來。

七人看完面面相覷。

“陛下,建立五大聖地倒是簡單,花費的銀錢不是很多,國庫還能支撐,可這在各地建造初級和中級學堂所需要的銀錢很難估量。”張靈徵低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