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來自未來的禮物(三)
章節報錯
三人狼吞虎嚥,吃完飯後,聆敬陽告訴二人,他即將出兵山東,驅逐扶桑和在北直隸的清軍。
明軍如此迅速出擊,讓李定國和鄭成功有些應接不暇,李定國認為應該讓鄭氏家族軍隊和扶桑軍隊交戰,然後再發起進攻,徹底消滅扶桑軍隊。
他好心和聆敬陽道:“聆都督,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軍完全可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鄭成功也以為聆敬陽有些冒進。
“李將軍言之有理,我和家父決裂,可都督如此冒進,怕是便宜建奴。”
面對二人反對,聆敬陽似笑非笑,他沒有告訴二人,扶桑軍失去補給,更不會告訴二人,他昨晚開了天眼。
只是淡淡說道:“建奴在北直隸窩著,可不能讓建奴再一次衝出來,這一次我們目標是建奴,一定要把數十萬建奴悶死在北直隸。”
“扶桑人呢,他們在北直隸可是有數十萬兵馬啊?”
李定國突然覺得今天的聆敬陽不清輕重,當前大敵不再是建奴,而是扶桑人,這是比建奴還要恐怖,還要強大的敵人。
聆敬陽旁敲側擊告訴二人,扶桑人明明在北直隸、河南取得大勝,卻突然停下進攻腳步,必定是扶桑軍隊內部出了亂子,別看扶桑認有數十萬兵馬。
這數十萬兵馬要吃要喝,在短時間內打不下更多地盤,僅僅依靠扶桑四島送來的補給,是不能供給這數十萬軍隊吃喝拉撒。
鄭成功想了一會,開口道:“成功以為都督說得有些道理,可我們這麼想,建奴也會想到,建奴巴不得我軍北上,在河南,山東等地伏擊我軍,這樣一來豈不是被建奴搶了先機嗎?”
聆敬陽早就想到這些,他今日就去叢山關,請求朝廷出面,如果可以還邀請大順軍,大西軍進攻清軍,使得清軍頭尾不能相顧,至於扶桑軍隊,聆敬陽沒有半絲畏懼,消滅清軍後,就能夠獲得大量綠營兵。
(本章未完,請翻頁)
再把扶桑軍隊引入中原大地,在中原大地消耗完扶桑武器彈藥,不過這一招非常危險,要是沒有擋住扶桑軍三板斧,整個華夏大地都要沉沒在扶桑軍槍下。
李定國和鄭成功還是沒有同意,李定國甚至站起來,威脅聆敬陽如果北上進攻清軍,他就率軍回到大西軍,鄭成功沒有想到他這麼激烈,卻也無聲地支援他。
兩人都是青年翹楚,比聆敬陽眼光看得遠,聆敬陽第一次覺得自己受到冒犯,也第一次覺得自己判斷力有些失誤,他不由得坐下來,和二人說道:“二位,這一次不消滅建奴,以後就要死更多人來擊敗建奴。”
李定國憤憤然反駁他。
“你能保證消滅建奴後,就一定能抵擋扶桑軍隊入侵?”
鄭成功輕輕說道:“扶桑軍隊有六十多萬兵馬,沒有吃的,可以南下掠奪,還可以一路燒殺,一路收編軍隊,清軍入關,也是一路橫掃,要不是諸軍誓死抵抗,華夏大地早就被清軍吞了,這扶桑軍比清軍更強大,他們要是撒起野,哪怕是最先進的武器打完了,也能夠將我們消滅得七七八八,那時扶桑人在中原站穩腳,想要趕走他們,無異於登天啊。”
這一番話就像是一榔頭打在聆敬陽心窩,聆敬陽滿腦子都是消耗扶桑軍隊武器,卻沒有想到扶桑軍武器就算是消耗完畢,也能在華夏大地建立統治,想要推翻已經建立起來的統治,不僅僅是需要天時,還要地利和人和。
李定國也眯著眼睛,附和鄭成功,那時扶桑軍攻佔大半個華夏領土,又消滅大量有生力量,擁有大半個華夏人口和土地,哪裡還有天時、地利、人和。
聆敬陽突然覺得,自己就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幼稚青年,很是不好意思看著鄭成功,又看了看李定國,最後鼓起勇氣站起來,和二人作揖。
“是我沒有眼光,在這和二位說聲對不住。”
他的謙虛讓李定國和鄭成功也連忙站起來,拱手作揖,和聆敬陽表示尊重。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二位是我人生中的明燈,要不是二位今日苦苦相勸,恐怕我已率軍突襲清軍,為扶桑人做嫁衣。”
聆敬陽爽快的性格,鄭成功,李定國很是欣賞,兩人建議聆敬陽繼續經營大後方,把江西和廣東大部連成一片,在各地修建要塞。
鄭成功在海上作戰多年,非常欣賞紅毛鬼子在臺灣島修建的堡壘,這種菱形堡壘非常適合防守,不管進攻一方有多麼強大的火力,縱然有成倍的兵馬,面對稜堡,總有一種使不上勁的感覺。
可修建要塞堡壘都要錢,南方有大量人口勞動力充足,這銀子上哪裡弄呢?
聆敬陽看著李定國和鄭成功,李定國不擅長內政,鄭成功剛剛投奔過來,也沒有多少銀子,部隊還需要朝廷補給。
看來又一次讓朱家藩王吐吐血,清軍南下,很多藩王遠遁他鄉,這些藩王名下的土地,是時候沒收給百姓耕種,用土地來換老百姓勞動力,還可以讓老百姓有守土有責的觀念。
三人又說了些強軍的計劃,李定國想建立一支騎兵,鄭成功卻想建立火銃部隊,和清軍火器部隊對抗。
聆敬陽擁有整個江西,和廣東,湖广部分土地和人口,兵源上沒有問題,軍餉也可以從藩王口袋裡搶。
可是組建火器部隊和騎兵部隊,需要火器和戰馬,這些物資對於南方的弘光朝廷非常缺乏,聆敬陽看著二人,說道:“這戰馬,還有鐵石,二位可曉得哪裡有啊?”
李定國和鄭成功兩眼茫然,兩人都是作戰英勇,可這內政建設實在是勉為其難,不過這也不怪二人,兩人都是二十多歲,哪有那麼成熟,聆敬陽想了一會,和二人說道:“不說這些,還是說說怎麼和建奴抵禦扶桑人?”
聆敬陽從扶桑軍隊最近的動向,可以肯定扶桑人後勤不足,至少在槍支彈藥上逐漸走下坡路,如果那個夢是真的,扶桑軍隊在消耗完先進武器後,在武器上面和清軍,明軍不會再有劃時代領先地位。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