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清君側(四)(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不是好機會嗎?
聆敬陽和堵胤錫說道:“堵經略,我們把馬士英等人廢黜,不過是復興朝廷第一步,各地仍舊是一盤散沙,我以為可向郴州府用兵。”
他想幹掉何騰蛟,收編軍隊,將其勢力範圍化為朝廷領土。
這個風險很大,畢竟要增援魯王,又要對內用兵,堵胤錫有些看不懂聆敬陽,此子確實是青年才俊,可這胃口也太大了吧?
“聆都督,你部兵馬能兵分兩路?”
聆敬陽肯定回答他可以,並且說道:“我率主力兵馬支援魯王,姜瓖領兵去郴州府,那姜瓖不滿足於一個寧國府總兵,就讓他去死拼何騰蛟,或許還有奇效?”
姜瓖從山西到江南,一路上白眼,哪怕是投奔弘光朝廷,也是被弘光朝廷任命其為寧國府總兵,抵擋清軍和魯王的炮灰,讓他率軍去郴州府,遠離前線,他去求之不得。
任性就是如此,堵胤錫上奏陛下,請求啟用姜瓖為招討使,罷斥何騰蛟。
弘光帝懶洋洋和他說道:“愛卿看著辦,朕這些天腸胃有恙,大小事宜愛卿全權負責。”
陛下當雙手掌櫃,堵胤錫也就不客氣,草擬聖旨任命姜瓖為郴州府總兵,何騰蛟入朝為戶部尚書。
何騰蛟接到聖旨後,驅逐朝廷使者,立馬在郴州府組建兵馬,準備迎接姜瓖進攻。
姜瓖得到聖旨後,秣馬厲兵,率領寧國府兩萬雜牌兵向著郴州府前進。
路過叢山關,姜瓖特意拜訪聆敬陽,請求聆敬陽在軍中安排監軍,他這麼左是想讓朝廷改變對他的印象。
聆敬陽可沒有傻到在他軍中安排監軍,哪怕是讓監軍進入姜瓖軍中,姜瓖想要叛亂,也是分分鐘就反叛。
還不如徹底信任,讓姜瓖和何騰蛟死磕。
但聆敬陽也並不是沒有防備姜瓖,他任命張順率五千兵馬留守叢山關,金聲從糧草上面卡著姜瓖,讓姜瓖不敢再一次投降。
在姜瓖啟程後,聆敬陽一心一意營救魯王。
因為叛軍有僱傭兵,說僱傭兵,其實就是扶桑兵,聆敬陽不敢大意,令特種局潛入浙江,進行戰前斥候。
方小眼令金田二為前鋒,率領特種局數十名將士秘密潛入浙江,金田二徹底成為一個明人,打心裡眼厭惡扶桑人,率領部下潛入到浙江,在浙江寧波府進行斥候。
數萬叛軍雲集寧波府,為了攻打舟山群島,叛軍強行徵集船伕,金田二和一群百姓被叛軍強行驅趕到一座軍營,成為一名船伕。
這一座軍營是較大的叛軍軍營,有一萬多叛軍,金田二在叛軍軍營,看到很多操著扶桑語言的人。
這些人表面上穿著明軍軍裝,可生活習俗仍舊是扶桑習俗,金田二本來就是扶桑人,特意在軍營用蹩腳扶桑語言討好一個扶桑中佐。
扶桑中佐黑幕夷奉天皇命令,率一千士兵為明人僱傭兵在浙江作戰,在家鄉跨著大海,很是孤獨。
突然聽到明人用扶桑語言打招呼,心裡別提有多高興,尤其是金田二用家鄉話打招呼,更是格外激動。
中佐問金田二怎麼會說扶桑語言,金田二表示他曾經去過扶桑島嶼貿易,會些扶桑語言。
一來二去,兩人混得很熟,金田二能說會道,愣是讓黑幕夷覺得他是個好人,將之前翻譯,也就是一個明人倭寇趕走,讓金田二成為新的翻譯。
金田二成為黑幕夷和軍營叛軍首領橋樑,叛軍將會在九月中旬發動對舟山群島進攻,傳聞魯王在舟山群島有百萬白銀,攻破舟山群島,搶百萬白銀,成為叛軍口頭禪。
這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情報,特種局將士把情報送回到叢山關,方小眼立馬和聆敬陽彙報。
聆敬陽這些天在叢山關整頓兵馬,頗有效果,各部兵馬人數,戰鬥慾望都在最高峰。
想要擊敗叛軍,就要有一個強力前鋒,讓誰來打頭陣呢,聆敬陽想了很久,有了合適人選。
他任命李定國為徽州府總兵,對於聆敬陽任命,李定國沒有拒絕,他距離山西隔著十萬八千里,還不如在聆敬陽羽翼下恢復實力。
聆敬陽又給他五千兵馬軍餉和糧草,他做出這個決定並沒有繞過堵胤錫和金聲。
兩人認為李定國是軍事奇才,這時候給他兵馬和軍餉, 或許能讓他從大西軍中轉隸到朝廷,於是大力支援聆敬陽,給李定國裝備和軍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