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江北鏖戰(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清軍駐守大同府守備部隊是吳三桂,吳三桂和關寧軍沒有跟著濟爾哈朗去關外駐守,而是在關內繼續作戰。
他跟著阿濟格在山西作戰,阿濟格並不重用吳三桂,但也沒有忽視吳三桂的兵馬,令吳三桂駐守山西大同府,抵禦大順軍反攻。
吳三桂麾下關寧軍頗具戰鬥力,在山海關一戰被大順軍擊潰,要不是多爾袞率領八旗兵入關馳援,吳三桂已城關下一堆黃土。
跟著多爾袞入關,吳三桂關寧軍優勢開始顯現,不僅僅人熟地不生,還不斷以為崇禎報仇名義,招降大量明軍,兵力大增。
奉阿濟格命令,率三萬兵馬駐守大同府,大順軍左右兩營數次進攻,都被吳三桂擊敗。
大順軍數次血戰不能敵,吳三桂越打越有信心,不僅擊潰大順軍進攻,還率領關寧軍偷襲大順軍軍營。
袁宗第部被清軍大敗,損兵折將,袁宗第被迫率殘部往西撤退,整個大同府就剩下劉 芳亮一部兵馬支撐,劉 芳亮作戰勇猛,率領部隊和清軍反覆衝殺,終於止住大順軍敗退。
大順軍反攻勢頭被清軍遏制,李自成也沒有多少部隊可以調動,中營和前營還在恢復,他不得不調動陝西各地部隊在延安府集結,親帥大軍支援山西戰場。
此時的山西戰場,清軍把明軍分給圍在翼城,和垣曲兩地,大順軍窩在在寧武關。
阿濟格親率大軍進攻翼城,翼城明軍軍民整日整日被清軍轟炸,不斷有明軍在夜間出城投降。
清軍的持續轟炸,讓朱由檢幾乎崩潰,城內糧草充足,可就是軍隊戰鬥力不強,他無比懷念和聆敬陽並肩作戰的日子。
那時候聆敬陽擋在前面,他可以在後面盡情玩弄陰謀,可擠走聆敬陽後,就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將領。
面對清軍圍攻,朱由檢沒有和數年前在京城那般任性,一頭吊死了事。
他也明白只有保住性命,才有機會東山再起,他密令武大定做好
組建突圍部隊,準備突圍。
武大定早就做好和翼城存亡之決心,猛然被陛下召喚,還令他做好突圍準備,武大定一顆滾燙的心瞬間熄滅。
“武大定,朕這條命就託付給你了。”
朱由檢非常真誠,武大定咬咬牙,既然陛下想活下去,他也沒有必要在這裡和清軍死扛,武大定召集心腹部將,以挑選敢死隊名義,在軍中聚攏五千精銳,這也是全城最後的精銳。
為了活下去,朱由檢也狠心拋棄城內軍民,但他這一次帶上文武百官,只要再找一個穩定地方,就可以依靠文武百官,迅速恢復朝廷。
他格外頂住白墩,把西門竹帶走,只要西門竹還活著,和聆敬陽同道就沒有被切斷。
因為突圍是秘密進行,只有極少數人知道這個訊息,朱由檢讓王承恩負責軍餉,李建泰負責糧草,武大定為先鋒,各突圍人員就位後伺機突圍。
清軍以為城內有數萬明軍,還有數萬百姓,至少要堅守到彈盡糧絕才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