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湖廣兵(五)(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得功對他不服從軍令,也沒有辦法,他的兵馬大多在徽州府保護陛下,在湖廣並沒有嫡系部隊。
江天一是金聲門生,金聲又掌握南直隸義軍指揮權,在弘光朝廷是數一數二權臣。
黃得功也明白,弘光朝廷離不開金聲支援,為了表示尊重,他親自寫信給金聲,請求金聲下令江天一率軍進攻德安府明軍。
他的信件很快就送給金聲,金聲看完以後,有些不理解黃得功這種行為。
在金聲看來,以前的黃得功就是個混子,可他率部在蕪湖和清軍大戰,是肱骨之臣。
又在南直隸各地各清軍持續作戰,不曾脫羧和投降,是不折不扣將才,怎麼非要和聆敬陽開戰呢?
他思來想去,決定以和為貴,帶著親兵拜見黃得功,想勸說黃得功不要內訌。
黃得功其實也很憋屈,弘光朝廷只有南直隸徽州府,池州,寧國,安慶,廬州五府。
弘光朝廷地盤小得可憐,向東是魯王勢力,向南是隆武帝地盤,往西是湖廣和江西,湖廣是何騰蛟地盤。
江西倒是聽命於弘光朝廷,可兵馬不多,也沒有天險,弘光帝本想撤退到南昌府。
可大臣們都不願意去南昌府,要是去了南昌府,在南直隸的土地,財富怎麼辦?
在群臣的阻擾下,弘光帝被迫在徽州府叢山關繼續窩著,但弘光帝不甘心這麼憋屈,令黃得功往西北方向開拓地盤,把湖廣東部化為弘光朝廷治地。
弘光朝廷兵馬有兩部分,一部分是黃得功統帥的鎮兵,在和清軍數次大戰中,損失大部分兵馬,還有不少將領帶著部隊投降清軍。
此時黃得功嫡系部隊也就剩下九千餘人,後在南直隸招兵,麾下部眾有三萬餘人。
其他兵馬是金聲,吳應箕等人統帥的義軍,義軍有二十餘萬,但大多數是農民,戰鬥力低下。
因為兵力不足,黃得功沒有足夠兵力去黃州府和德安府,他以兵部尚書名義,不停下令江天一率義軍進攻湖廣。
可江天一聽調不聽宣,直到金聲來到他的軍營,兩人一見面,黃得功就沒有給金聲臉色。
金聲在黃得功軍營,也是一臉痛快。
因為他看到了馬士英,這個佞臣,又一次把持朝綱,他怎能不氣?
馬士英也看不爽金聲,一個退休的老頭子,拉起一支義軍隊伍,又重新回到朝廷,讓他在朝廷不再是說一不二。
但是馬士英也看到史可法的慘劇,當時要是從南京城調遣援軍增援揚州城,或許史可法不會殉難。
他見金聲沒有搭理他,也就裝作沒有看到,黃得功倒是大大咧咧,和金聲說道:“金學士,是不是你讓江天一按兵不動?”
金聲輕輕點頭,表示就是他下令的,他反問黃得功,為什麼要執意進攻湖廣?
還特意強調黃得功之前不進攻,非要等到聆敬陽率部從山西到湖廣,一路上千
裡迢迢,再發動進攻,這不是故意引發內戰嗎?
黃得功沒有正面回應他,而是說起清軍即將南下,此時不搶地盤,天理難容。
“那你去搶建奴的江北啊,怎麼非要攻打聆敬陽呢?”
馬士英陰仄仄說道:“這不是打不過建奴嗎,需要搶地盤擴大勢力,等地盤有了,兵馬變強了,就可以去搶建奴地盤。”
“荒唐,無恥。”
金聲怒罵馬士英,馬士英也毫不軟弱,和金聲罵道:“金聲,你坐擁數十萬義軍,怎麼不揮師北上,光復京城?”
這話頂的金聲肝痛,他也聽說清軍大軍南下訊息,但是在他看來,清軍首要進攻目標是山西的崇禎朝廷,還有陝西大順軍以及在河南地區的大西軍。
這三部兵馬只有崇禎朝廷實力弱小,另外兩家實力超群,可以極大給清軍造成殺傷。
等清軍在江北品拼的疲力盡之際,統帥江南明軍跨過長江,光復中原。
這也是他死活不同意進攻湖廣,黃得功見他態度堅決,也就放棄進攻聆敬陽計劃,決定率兵進攻應天府,將南都奪回來。
此時應天府是魯王軍隊駐守,魯王在一個月前大搖大擺住在應天府,儼然是天子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