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崽子,過來啊?”

清軍弓箭射程沒有步槍那麼遠,徐升下令侍衛隊伍繼續前進,距離城牆兩百米左右,這個距離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距離,清軍弓兵用拋射方式可以給明軍侍衛造成殺傷,但也是步槍最佳狙擊距離。

徐升頂著被清軍弓兵射殺風險,向狙擊小隊士兵下達狙殺令,清軍弓兵也向著城下明軍放箭。

幾乎是同時,清軍弓箭放箭,明軍狙擊手放槍,清軍弓箭手人數更多,明軍侍衛隊在清軍放箭後,立馬舉起盾牌,迎接清軍箭鏃洗禮,而明軍九顆子彈劃過長空,向著哈泰飛去。

數百清軍箭鏃從高空中落下,砸在明軍盾牌上,明軍雖然有盾牌掩護,卻還是被射死射傷數十人,狙殺小隊在完成第一次開火後,又飛速拉栓,向著哈泰方向一口氣開了四槍,然後迅速往後撤退。

清軍弓兵射殺數十個明軍,一個個歡呼不已,一些低階軍官也向著明軍恥笑,可只有一人沒有動靜。

那就是哈泰,他直挺挺站在城垛附近,不敢置信看著胸口兩個血窟窿,這是什麼武器,怎麼在這麼遠距離擊中他?

他想開口和附近部將說話,可怎麼都提不起一口氣,最後轟然倒地,他的倒下,附近清軍滿明將領嚇壞,連忙將他扶起,卻宛然看見胸口傷口。

兩個子彈貫穿哈泰左胸口,其中一顆打破哈泰心臟,也是哈泰的致命傷口。

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句都尉陣死了,整個西平城清軍陷入恐慌,剛才還興高采烈的弓兵更是一臉茫然。

城外明軍卻開始擂鼓,雷鳴般的鼓點聲,就像是天雷一道道擊中清軍將士神經,有些清軍將士開始打退堂鼓,猶豫投降明軍後,要不要繼續跟著明軍作戰。

聆敬陽正在和李定國進行友好交流,突然聽到城外一陣槍響,心想狙擊小隊就開始進行狙殺嗎?

不一會兒,北門明軍傳來地動山搖呼喊聲,李定國有些好奇,聆敬陽部下怎麼突然變得如此躁動,莫非是要在歡迎大西軍到來嗎?

聆敬陽卻神秘和他說道:“定國將軍,我部已狙殺清軍大將。”

開戰就狙殺清軍大將,而且還在城外狙殺城內清將,這在李定國看來,就像是天荒夜談。

他不信,聆敬陽作出邀請手勢,兩人在一群部將擁簇下來到北門,大老遠就聽到建奴頭子死了。

聆敬陽驚訝徐升率領的狙擊小隊,這麼迅速取得戰果,李定國心裡更是震驚,明軍怎麼會有這等神射手。

徐升內心充滿自豪感,率領狙殺小隊,用四十五發子彈幹掉清軍一個都尉,這可是載入明軍史冊的戰績。

雖然清軍說哈泰死了,可他沒有沾沾自喜,因為他也不確定有沒有擊斃哈泰,他一臉平靜來到聆敬陽面前,和聆敬陽說道:“都督,末將部部下狙擊建奴大將,城內建奴說都尉死了,末將也不知道是真假?”

聆敬陽欣賞徐升態度,在沒有確定戰果前,沒有大搖大擺,和徐升說道:“嗯,幹得不錯,下去吧。”

“是”

徐升帶著侍衛隊分立聆敬陽兩側,李定國更震驚,狙殺建奴大將,可是大功一件,聆敬陽怎麼不獎賞這個小將呢?

聆敬陽見城內軍心不穩,於是和李定國建議,城內清軍獲取群龍無首,在這個時候發動,威逼城內清軍投降。

這個提議得到李定國支援,他令各部兵馬做出攻城姿態,聆敬陽下令炮營持續炮轟,哪怕是把炮彈打完,也要給清軍足夠的震懾。

在聆敬陽和李定國指揮下,明軍和大西軍分別從北門,西門發起強攻,大西軍火器部隊不多,愣是用弓箭在城下和清軍對著射,然後士兵扛著梯子發起強攻,是用人命攀爬城牆,損失很大,卻也給清軍造成殺傷。

明軍就不同,聆敬陽下令

炮營繼續開炮,然後各部集中盾牌兵頂在前面,弓箭手在後,狙擊小隊混在弓箭手中,狙擊城牆上露軀體的清軍將領。

城內清軍被聯軍突如其來的進攻,驚嚇的大亂陣腳,尤其是哈泰被擊斃,清明將領沒有統一指揮,很多綠營兵有投降念頭。

城內率先抵抗的是八旗兵,數千八旗兵舉著武器在城牆上殊死抵抗,這些八旗兵人數不多,卻帶動很多綠營兵跟著抵抗聯軍進攻。

清軍抵抗給聯軍造成很大傷亡,大西軍在西門進攻損失慘重,明軍在北門也損失數百兵馬,但是在狙擊手和弓箭手運動到城下,九杆步槍再一次發揮作用。

在北門指揮戰鬥的清軍將領只要是露頭,就遭到狙擊手無情狙擊,因為戰場上人多眼雜,狙擊手經驗不足,徐升在這一次阻擊戰中,只狙殺數個清軍將領,更多是擊傷清將。

北門的清軍將領也發覺明軍有神殺手,一個個躲在距離城垛數米遠地方,因為角度,狙擊手不能進行狙擊,徐升帶著狙擊小隊撤出戰鬥。

狙擊小隊撤出戰鬥,明軍加大進攻力度,清軍抵抗卻越來越弱,大西軍進攻被打退後,李定國重新組織兵馬發起進攻,大西軍在西門進攻越來越順利。

八旗兵雖然勇猛,可隨著八旗兵不斷戰死,綠營兵軍心開始崩潰,八旗兵又要抵抗聯軍進攻,還要驅使綠營兵戰鬥。

綠營兵也是窩囊,又要和聯軍打,還要被八旗兵趕著戰鬥,終於在北門的綠營兵反抗,一個綠營兵把總帶著數百八旗兵,突然發起突襲,將在北門頂大門的數十個八旗兵砍死,其他綠營兵見有人反了,也跟著叛亂。

城內綠營兵和八旗兵隨即爆發混戰,混戰中,綠營兵死傷慘重,八旗兵砍殺綠營兵無數,可畢竟人數太少,最後被少數綠營兵開啟北門,迎接明軍入城。

明軍入城前,聆敬陽特意讓人在軍中高喊,綠營兵反正,將校官升一級,兵卒賞銀百兩,明軍也容易辨別綠營兵,綠營兵穿著打扮和八旗兵沒得比,一看就知道誰是八旗兵,誰是綠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