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轉戰(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弘光朝廷主力部隊,大多數文武官員在應天府投降清軍,在叢山關的文武大臣都是熱血之輩,也都是發誓和清軍死磕到底的剛烈臣子。
聽說又清軍使者,大多數官員請求斬殺,這其中金聲就上奏弘光帝,斬清軍使者首級,以此來表明和清軍血戰到底態度,吳應箕等人也贊同金聲。
弘光帝卻把目光看向馬士英,馬士英在半個月前,率領應天府殘兵敗將來到叢山關,再一次成為弘光帝信任的臣子,地位也在金聲,吳應箕等人之上,僅次於黃得功。
眾人對他態度也很矛盾,他在應天府時一手遮天,在清軍大軍壓境時,仍舊爭權奪利,導致各地防守形同虛設,可應天府被清軍攻破後,大部分朝廷文武大臣做了狗奴才。
馬士英沒有投降,而是率領部隊和清軍繼續戰鬥,因為實力過於懸殊,馬士英組織的軍隊被清軍擊潰,他也被迫帶著殘兵躲到山裡。
直到黃得功率軍在叢山關擊退清軍,他又聚攏些散兵遊勇,帶著一千餘人軍隊上叢山關,重新取得弘光帝信任,此時弘光帝希望馬士英給他出謀劃策。
這一次馬士英難得保持沉默,他認為清軍來叢山關,絕對不是來議和,還有其他陰謀,他讓弘光帝接見清軍使者,他在人群裡聽一聽,看看清軍究竟是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弘光帝見他沒有表態,就讓太監宣清軍使者進來,清軍使者不是別人,竟然是洪承疇,眾人驚呆了眼球。
洪承疇此時一副滿人打扮,讓弘光朝廷君臣很不適應,洪承疇倒是尊敬和弘光帝下跪。
“臣洪承疇拜見陛下。”
說完以後,洪承疇還真的給弘光帝行君臣之禮,弘光帝臉色通紅,猛地站起來,罵道:“洪承疇,你個豎子。”
朝中的文武大臣也跟著大罵洪承疇,更有人說洪承疇已經死於關外,此人一定是建奴找人假冒,請陛下立斬此人。
洪承疇被人說得無地自容,卻還是忍著羞愧,說道:“陛下,臣為大明而來。”
金聲怒斥他,怎麼有臉說自己為大明而來。
洪承疇忙和金聲說道:“攝政王不忍心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願和朝廷結為兄弟之國。”
吳應箕罵他,誰願意和你們做兄弟,滾到關外,或許還能做兄弟。
洪承疇被人嘲笑後,臉皮也厚,臉上詭異一笑,又丟擲一個重磅炸彈。
“我大清攝政王,支援陛下繼承大明國祚。”
此言一出,滿座震驚,這一直是弘光朝廷君臣不能公開說的禁語,北有起死回生的崇禎朝廷,南有新立的隆武唐王朝廷,弘光朝廷君臣很尷尬的在叢山關當一個山大王。
眾人都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營洪承疇,此時,黃得功戎裝從門外走進來,他在祁門縣組織軍隊,聽聞有清廷使者來叢山關,立馬帶著親兵回到朝廷。
剛進門就聽到洪承疇在大放厥詞,罵道:“放肆,那是我們大明國祚,爾等建奴有什麼資格說三道四?”
黃得功代表弘光朝廷軍事力量,他的到來,讓弘光帝也為之一振,也說道:“洪承疇,你說的好聽,你們能支援我們,也能在背後支援崇禎和隆武兩個朝廷?”
洪承疇這一下可真的是老臉一紅,這弘光朝廷君臣怎麼變化這麼快,之前還是一副病入膏亡的樣子,咋現在攻擊性這麼強,還變得有些眼光。
“陛下,臣代表大清,可臣也是華夏子民,只要陛下同意停戰,割讓江北土地,今日攻打從山關的清軍,明日就可以為陛下滅掉偽隆武朝。”
朝廷上再一次鴉雀無聲,弘光朝廷君臣看待隆武朝廷是各種不順眼,隆武朝廷的建立就是給他們上眼藥,此時洪承疇提出這個條件,著實讓眾人有些心動。
洪承疇見滿朝文武沒有一個說話,有一次誘惑弘光君臣。
“諸位要是不信,攝政王可為諸位揚了山西朝廷的灰。”
馬士英突然從人群中衝出來,指著洪承疇,面色通紅大罵道。
“洪賊,你荒唐,無恥。”
洪承疇看見來認識馬士英後,內心是各種不順眼,冷笑一聲。
“馬學士,我大清勇士攻破應天府,你在哪兒啊?”
馬士英也瞧不起洪承疇,不屑道:“我在哪,豈是你一個國賊能知道的?”
洪承疇不理會馬士英,繼續和弘光帝說道:“陛下,豪格軍團就在應天府,陛下繼續要和我大清為敵,我大清只好支援魯王,還有福建隆武朝。”
他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擊中弘光帝的心,朝廷大臣頓時嘰嘰喳喳,為了能夠做出選擇,弘光帝下令退朝,他要和黃得功,馬士英,金聲商議,應該怎麼回應洪承疇。
洪承疇見弘光帝下令退朝,也就在一側小房子裡等候,弘光帝和金聲,黃得功,馬士英三人大眼瞪小眼,他們也害怕清軍支援魯王和福建的那位唐王。
馬士英小心翼翼說道:“陛下,咱們肯定不能和建奴結為兄弟之國,這要和滿人成為兄弟之國,天下人都要拋棄咱們。”
金聲和黃得功深以為然,和建奴結為兄弟之國,會被天下人唾棄,那些支援弘光朝廷的勢力也會拋棄他們,弘光帝卻說道:“要是他們支援魯王,還有唐王呢?”
黃得功摸著下巴,和他說道:“陛下,實在不行,我們就去兩廣,把這裡扔給魯王和唐王,我就不信他們兩個能夠看順眼?”
金聲沒有說話,他是不願意離開徽州府,馬士英這一次做出正確選擇,他和弘光帝還有黃得功說出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