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清軍援軍率先抵達戰場,李定國見清軍有萬餘人,大西軍尚未到達,李定國被迫下令撤退,五千大西軍撤離戰場,清軍追擊大西軍,又殺傷眾多大西軍,大西軍也反殺數百清兵,李定國撤回到中軍,五千兵馬就剩下兩千餘人。

張獻忠見李定國敗退,內心也是非常驚訝,這五千前鋒軍是大西軍精銳,第一戰就被清軍打的狼狽不堪,大西軍內閣大學士兼左丞相汪兆齡,請求張獻忠斬殺李定國,以穩軍心。

汪兆齡是讀書人,心腸狠辣,因為李定國開戰被清軍擊敗,就要處死李定國,張獻忠信任汪兆齡,但他也沒有斬殺李定國,而是把李定國把發到偏師驍騎營擔任總兵。

李定國內心很不服氣,他以五千兵馬和清軍八旗鏖戰一個上午,清軍援軍趕到,而大西軍援軍卻不見蹤影,就這樣他還能帶回來兩千餘人。

可這個左丞相請求陛下斬殺自己,李定國帶著怨氣來到驍騎營,驍騎營總兵為他副手,李定國熟悉部隊後,率領驍騎營為大西軍左翼護衛部隊。

當天夜裡,大西軍主力部隊抵達辰溪縣,這裡已經被清軍攻佔,鰲拜率領一萬八旗兵,三萬綠營兵駐守此地,張獻忠此時卻突然想起來,今日增援李定國的虎賁營沒有及時增援,他令虎賁營明日出戰。

第二天早上,虎賁營將士在城下叫陣,鰲拜沒有理會大西軍叫陣,虎賁營見清軍沒有回應,就撤回去,鰲拜等大西軍撤回去時,突然下令城內火炮齊發。

《仙木奇緣》

數十發炮彈呼嘯而至,砸在虎賁營前鋒軍中,炸得大西軍士兵人仰馬翻,虎賁營落荒而逃,張獻忠見識到清軍火炮後,下令各部兵馬在辰溪縣城外安營紮寨。

孫可望在後軍和明軍交戰,迫使明軍不敢追擊,他也聽說李定國被清軍擊潰,有聽說陛下圍攻辰溪縣,連忙趕回來,向張獻忠獻言獻策。

張獻忠還是比較信任這個義子,和他說道:“可望,定國被建奴擊敗,我讓他去驍騎營,等過些天就讓他回來,你在後軍守住我軍退路,莫要被建奴和明軍給陰了。”

孫可望並不贊同強攻辰溪縣,因為辰溪縣已被清軍攻佔,強行攻城損失大,士氣低迷,久攻不下,清軍其他部隊趕來,大西軍將會陷入絕境。

他頗有謀略,和張獻忠獻策。

“陛下,這辰溪縣不過是建奴偏師駐守,我軍主力強攻,等建奴主力部隊趕來,我軍師老兵疲,清軍以逸待勞,還易被清軍城裡城外夾擊,我軍應另選一地和建奴開戰。”

“那你說說,我軍應該去哪?”

“兒臣以為沅州尚未被建奴攻佔,當地明軍跑得沒影,我軍以沅州我大本營,和清軍對壘,勝,我軍北上嶽州,打通和大順軍通道,如不勝,可向西撤回到貴州。”

“可望啊,你這招不錯,可讓我軍立於不敗之地,可朕要的是滅掉建奴,而不是還沒有開打,就想撤退,明日朕讓文秀、能奇領兵攻城,朕倒要看看這建奴,是不是真有三頭六臂?”

孫可望沒有能過說服張獻忠,就向張獻忠告退,來到驍騎營,找到李定國,李定國在驍騎營積極佈防,防止清軍夜襲中軍大營。

兄弟二人在軍營裡商議怎麼擊敗清軍,李定國告訴孫可望,今日和他交戰的清軍,在交戰時說著他完全聽不懂的語言,不像是被清軍收編的綠營兵,倒是像關外的八旗兵。

兩人以前沒有和八旗兵作戰,孫可望問李定國八旗兵戰力和明軍相比,孰強孰弱?

李定國認為八旗兵戰鬥力強悍,沒有數倍以上兵力,很難戰勝八旗兵,倒是清軍增援的綠營兵,戰鬥力遠遜八旗兵,這也是他在撤退途中,還能殺數百清軍,殺得都是這些綠營兵。

孫可望驚訝李定國對清軍評價如此之高,在他眼裡,李定國是大西軍數一數二戰將,面對清軍進攻,李定國沒有退縮,堅持和清軍鏖戰至清軍援軍到來,才勉強撤退。

“定國,這建奴有這麼厲害,我大西軍出川抗清,莫非是陛下一廂情願?”

孫可望這麼說,李定國也不見外,畢竟這一路上他們被明軍狙擊,=在各地狙擊大西軍進攻明軍,好像明軍不是清軍敵人,使得大西軍幾乎處於絕境。

李定國在腦海裡沉思,大西軍在湖廣戰勝清軍,以湖廣為大本營,立足於防守,可湖廣之地往北是大順,往南是明軍,往東是清軍,後方還是明軍,大西軍彷彿被各方勢力圍攻。

此次陛下出川,是響應崇禎皇帝,全軍往北打通和大順,崇禎朝廷聯絡,或許還能夠生存下去。

這和孫可望策略有衝突,孫可望認為只有往南去貴州,或者是雲南等邊陲之地一心經營,積蓄力量爭奪天下。

李定國沒有表態,但他還是認為當前應該和清軍決勝,孫可望也不好說什麼,畢竟剛剛和清軍交戰,就揚言撤退,只會助清軍志氣。

“大哥,你在後軍小心曾英,他也是一個厲害角色。”

李定國口中的曾英,是明軍參將,和大西軍交戰多年,各有勝負,這一次曾英領兵追擊大西軍,孫可望和他數次交鋒,各有勝負。

大西軍進入湖廣後,曾英率領三萬明軍在大順軍後方十公里紮營,牽制大西軍後軍四萬兵力,大西軍始終不能盡全力和清軍作戰。

孫可望讓李定國放心,有他在,明軍就不可能攻破後軍防線,兄弟兩人在軍營裡吃了點東西,孫可望就回到後軍。

第二天天亮後,劉文秀、艾能奇率軍進攻辰溪縣城,鰲拜在城牆上督戰,大西軍火炮不足,進攻辰溪縣還是採用攻城車和雲梯,清軍在城牆上有火炮二十餘門,向著城外大西軍進攻部隊就是一頓轟,炸死炸傷不少大西軍將士。

火炮狀態速度不快,大西軍衝過清軍火炮炮襲,強攻辰溪縣城牆和城門。

清軍佔據防守有利地勢,居高臨下用火銃,熱油,弓箭射殺大西軍。

大西軍將士頂著清軍攻擊,用攻城車撞城門,用雲梯往上攀爬,都被清軍打退,張獻忠在遠處觀戰,看見清軍守城態度堅決,攻城將士死傷慘重,繼續攻城,就是在浪費將士性命,於是下令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