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大西軍(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煌言也認為南直隸清軍勢大,今日打退清軍,明軍損失是清軍數倍以上,繼續打下去,不利於明軍。
三人決定撤回去,黃得功帶著部隊往南撤退,從溧陽到徽州府並不遠,但需要透過廣德府,寧國府兩地。
這兩地還沒有被清軍攻佔,黃得功帶著部隊迅速透過,部隊抵達寧國府時,突然又一隻義軍在此地等候。
義軍首領是金聲,金聲是崇禎元年進士,聽聞南京城被清軍攻破,在寧國府募集義軍,抵抗清軍侵略。
他得知在黃得功帶著陛下往寧國府而來,帶著數千義軍在寧國府旌德縣為黃得功部提供糧草,黃得功部一路南下,沿途部卒散去大半,抵達旌德縣就剩下一萬餘人,得到金聲補給後,黃得功對他感激涕零。
要不是金聲送來補給,他的部隊就算是抵達徽州府,也沒有剩下多少人。
金聲在軍中拜見弘光帝,弘光帝放棄南京城後,體會到世態炎涼,任命金聲為兵部尚書,金聲也建議黃得功撤退到徽州府,以叢山關抵擋清軍。
並且告訴弘光帝和黃得功,他的門生江天一已經帶兵駐守叢山關,大軍只要抵達叢山關,就可以立馬開始防守。
說話間,清軍追兵悄然殺到,黃得功讓金聲帶著陛下先撤,他率領部隊斷後,金聲不捨黃得功,卻還是尊重黃得功命令,帶著弘光帝朱由崧和義軍往徽州府撤退。
黃得功率領本部兵馬在旌德縣狙擊清軍,清軍前鋒部隊由耿仲明率領,兩軍在旌德縣爆發戰鬥。
耿仲明以前也是明軍將領,投降清軍後,打起同為明軍的軍隊,簡直是一路猛進,不知道有多少明軍被他擊敗。
黃得功為了掩護陛下撤退,必須要在這裡堅持更久,他拔出寶劍,在旌德縣和清軍打巷戰。
清軍兵馬並不多,耿仲明也很好奇黃得功完全可以帶著部隊撤走啊,怎麼非要在旌德縣和他進行決戰呢?
他還不知道弘光帝就在金聲的義軍中,既然黃得功要在這裡決戰,他也決定在這裡殲滅黃得功部隊。
兩軍殺得天昏地暗,黃得功部隊漸漸抵擋不住清軍進攻,又有一支義軍趕來支援黃得功,是貴池縣吳應箕率領的義軍。
這一路義軍幾乎是清一色農民軍,戰鬥力還不如土匪,可都是一如既往奔向抗擊清軍的戰場。
數千義軍從清軍後方發動進攻,扛著鋤頭,菜刀,釘耙的義軍,在耿仲明看來,就是一群草包部隊。
可就是這麼一群草包部隊,硬是把清軍後軍捅翻,清軍後軍崩潰,前軍也隨即崩潰,黃得功率領部下發起反擊,一通窮追猛打,耿仲明抵擋不住明軍反攻,被迫含恨而去。
清軍被打退後,黃得功和吳應箕會師,黃得功被義軍感動,下令將士把戰場上清軍鎧甲武器都送給義軍,增強義軍實力,然後帶著義軍一起向著徽州府撤退。
金聲護送朱由崧抵達叢山關,朱由崧來到叢山關後,叢山關軍民齊聲高喊萬歲,朱由崧心潮澎湃,南京城一群敗類,清軍兵臨城下時,一個個都是縮頭烏龜,再看看叢山關義軍,朱由崧信心倍增。
不久後,黃得功和吳應箕帶著部隊趕來,朱由崧以為黃得功斷後戰死,卻沒有想到黃得功竟然回來,還和另一路義軍回到叢山關,明軍在叢山關有兵馬四萬餘人,朱由崧再一次下令天下兵馬速來叢山關勤王。
仍舊是沒有兵馬來叢山關勤王,好在清軍攻下大半個南直隸後,也沒有餘力發動進攻,豪格帶著部隊在江南各地休養。
清軍另一部兵馬在多鐸率領下,往湖廣發起進攻。
湖廣地區被大順軍,左良玉,何騰蛟三部瓜分,其中大順軍佔領湖廣北部,左良玉佔領湖廣南部,何騰蛟佔領湖廣整個西部地區。
三支兵馬彼
此都是敵對關係,多鐸大軍殺入湖廣,和大順軍白旺部爆發戰爭,白旺部是大順軍唯一沒有遭到失敗軍隊。
面對清軍進攻,白旺部隊和清軍打得有來有回,多鐸也驚訝湖廣大順軍頗有實力,但更讓他意外的是,湖廣其他各路兵馬都在坐山觀虎鬥。
其中何騰蛟率部在嶽州,坐看清軍和大順軍爆發戰鬥,左夢庚更是令人髮指,帶著左家軍隊在武昌府歌舞昇平,巴不得大順軍擊敗大順軍,還令人給多鐸送去一車糧草,表明左軍的態度。
多鐸和大順軍在德安府激戰,李自成本想率領陝西大順軍進攻山西大同府,已調動後營和中營在八月發動對大同府突襲,可白旺部被清軍突襲,他必須要給白旺增援,守住湖廣這個產糧地。
李自成麾下大將在和清軍交戰中陣亡一部分,能征善戰輩不多,為了給白旺強有力增援,李自成調動李過後營,袁宗第右營兩部兵馬為前鋒,劉宗敏中營為中軍,全力馳援湖廣戰場。
袁宗第兵馬速度快,只用了十天時間就抵達德安府,在這裡和白旺會師,兩軍面對清軍進攻,配合得非常好,清軍數次進攻都被擊退。
多鐸見和大順軍硬碰硬,便宜左夢庚和何騰蛟,於是他改變策略,令洪承疇去招降大順軍和明軍中的敗類,這一招還真有效果。
洪承疇充分發揮他的聰明才幹,積極為清軍招降,在銀子和高官厚祿誘惑下,左夢庚部有千總以上二十多名將領投降清軍。
白旺部在和清軍交戰中,各有勝負,但損失還是比清軍大,面對清軍誘惑,白旺部都尉以上七個將領投敵。
大順軍將領傻眼了,怎麼部下變得這麼不爭氣,袁宗第安慰白旺,後營和中營即將抵達德安府,不用擔心兵力不足。
聽到這裡白旺心情好多了,他在軍中下達投降必殺令,有投降者,誅三族,在白旺高壓政策下,大順軍投敵風潮終於被遏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