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誰是正統(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沒有人回應朱由檢,朱由檢眼睛一眯,和站在最前面的一個大臣說道:“西門侍郎,你去沁州。”
此人是崇禎朝廷新任戶部右侍郎西門竹,翼城被盤踞你公婆後,西門竹被叛軍俘虜,他做好絕世而亡準備,可後來又被盤踞能送到姜瑄軍營,在姜瓖軍營,米勝光告訴他,一定要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可以報仇,才可以等到聆都督的歸來。
西門竹跟著聆敬陽,聆敬陽給他的映像很好,聆敬陽給他帶來很多全新氣息,他以為有聆敬陽在,大明還有活下去的希望。
恰好清軍選擇撤退,大明有機會反敗為勝,可以和大順軍交好,還能夠組織軍隊北伐。
可張羅輔發動兵變,幾乎爆發內戰,聆敬陽被迫退守汾西縣,讓崇禎朝廷軍事實力大損。
西門竹恨自己沒有能力,如果他有能力就要阻止張羅輔,米盛光一席話說動西門竹,想要有更大能力,就要往上爬。
為了分化瓦解聆敬陽勢力以及做好表面功夫,朱由檢令張羅輔去招降聆敬陽部下,張羅輔也希望聆敬陽部下可以活下來,他來到俘虜中,彎下腰勸說聆敬陽被俘虜的部下。
西門竹為了心中的信念,被迫忍受同伴白眼,和張羅輔表示出他願意報效朝廷的意願。
張羅輔大喜,他知道朱由檢的性格,這些人再不投降,可要被殺頭。
西門竹投降,讓朱由檢大喜過望,也救了王堡等人性命。
為了吸引更多人效力,他任命西門竹為戶部侍郎。
這一次他想看一看西門竹能力,讓西門竹去沁州,把沁州守將賀珍帶到翼城,西門竹硬著頭皮答應這個任務。
朱由檢很欣慰西門竹接過重任,在他看來他必須要儘快統一各方勢力。
在朱由檢看來清軍,大順軍,甚至是大西軍都是手足之患得患失,但和他同宗同族的弘
光朝廷是心腹大患,是必須要消滅的偽朝廷。
梅世風請求帶兵去澤州駐守,防止弘光兵馬突襲山西,朱由檢準了,
這些天朱由檢大權在握,有更多勢力前來投靠,王承恩也和他彙報和大順軍,清軍接洽的進度。
他也得到絕密情報,多爾袞已令使者和弘光朝廷,這是朱由檢不能容忍的事情,他恨不得聯合清軍吃掉弘光朝廷,可多爾袞並不在意他或者是瞧不起他這個朝廷。
朱由檢覺得自己被侮辱,他甚至有和大順軍聯手進攻弘光朝廷念頭。
只是他不曉得大順軍要吃掉他們,他和張羅輔說道:“你去和大順軍接洽,朕可以封他為陝西王,與他共享江山。”
張羅輔在朝廷地位,就像是不久前的聆敬陽,可他沒有聆敬陽那種勇氣,雖然贊同和大順軍同盟,但是他認為此時更應該穩住內部,尤其是平陽府還有聆敬陽殘餘勢力,往北是姜瓖勢力。
不久前吞併姜瑄兵馬,就是臭旗,雖然得到數千兵馬,卻和姜瓖形同陌路,此時把姜瑄送回太原府,簡直是扇自己耳光。
他沒有在朝廷上反駁朱由檢,等退朝後,他特意拜見陛下,和陛下請求當前應該穩定內部,可以拉攏在汝州的高傑,還有沁州的賀珍,同時給河南府的王鐵刀,懷慶府的老饅頭更多的好處,只要獲得這四隻兵馬支援,就可以保證朝廷在山西統治。
朱由檢聽著張羅輔忠言,突然說道“張羅輔,你怎麼和聆敬陽越來越像啊?”
這話嚇得張羅輔跪在地上,不敢看朱由檢一眼,朱由檢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要讓文臣武將畏懼他,這個朝廷是他的朝廷。
“陛下,我張羅輔是大明五軍都督,也是陛下的都督,陛下讓我往東我不往西。”
“那就好,你讓得力部下去陝西,和李自成商議,就說清軍勢大,再不聯合起來,會被清軍逐一擊破,李自成能縱橫多年,不會看不出來清軍是最強敵人?”
張羅輔跪在地上,繼續說道:“陛下,我今晚就讓人去陝西。”
“嗯,我們敵人是建奴,更是江南的偽朝,朕希望你能明白。”
朱由檢說來說去,就是要灌輸弘光朝廷是生死敵人,在他印象中弘光朝廷和弘光帝不過是一群宵小之輩,怎麼能和他這個天子平起平坐呢?
他讓張羅輔現在就回去準備陝西,他回到寢宮,突然想起聆敬陽為了做的一切,是那麼的熟悉,可他卻突襲聆敬陽,心裡有些愧疚。
可他這是帝王家,不能夠小兒心態,更不能有感情,突然他想到文鴛鴦和白璐水,這兩個女人是聆敬陽的最愛,要是能夠把這兩個女人俘虜了,聆敬陽會不會怒髮衝冠為紅顏?
如果可以把這兩個女人綁了,引誘聆敬陽來翼城,然後把聆敬陽給宰了,這或許很卑鄙無恥,可只要殺掉聆敬陽,整個平陽府都是他的天下,還能夠獲得一部分兵馬。
他下令部隊在翼城殲滅聆敬陽殘餘勢力,男丁賞銀一百兩,女口賞銀兩百兩。
預備軍團在翼城有五千兵馬接到聖旨後,在翼城和附近地區瘋狂找女人,王承恩以為朱由檢想女人了,和他說道:“陛下,皇后在京城殉國,皇子下落不明,陛下也是時候續絃了。”
朱由檢卻恥笑他:“王承恩,朕現在不想女人,可聆敬陽一定在想女人,你去把他的兩個女人給綁了,朕要用和兩個女人,把聆敬陽引到翼城。”
王承恩不說話了,他覺得對不起聆敬陽,陛下有用這種卑鄙的手段幹掉聆敬陽,他和朱由檢獻言獻策,可以把大順軍引入到平陽府,利用大順軍兵馬消滅聆敬陽。
他和王承恩說道:“你怎麼會認為大順軍會攻打聆敬陽?”
“陛下,聆敬陽以前也是大順軍,從一個小兵到將領,可最後擁護陛下,這在大順軍那裡可是叛賊,大順軍內部想殺死他的人大有人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