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亂世梟雄 第一百三十二章:進軍大同府(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承允臉紅的和猴子屁股一樣,不好意思和他說起,宣府鎮已經被大順軍攻陷,他心向大清,帶著部下死戰不降,好不容易突破重圍,往京城趕來,還請這位將軍引路,帶他拜見大清攝政王,為攝政王效忠。
洪得冒不過是一個守備,這王承允可是總兵,帶著一個總兵去投降,攝政王龍顏大悅,他和王承允說道:“王總兵那就請跟末將,一起進城拜見攝政王。”
......
多爾袞在數天前,意氣風發帶領部下進入京城,這是他夢寐以求的地方,是努爾哈赤,皇太極都沒有達成宏偉目標,而他,終於率領大清八旗兵入駐進城,從此以後,這中原大地姓清,不姓明。
進城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撫被大順軍,折磨得死去活來的明朝文武官員,此舉大肆收買人心,願意留下的文武官員,以前是什麼級別,什麼官職,在大清還是一樣。
不僅如此,多爾袞還在京城打著給崇禎帝報仇的旗號,收買天下百姓民心,在紫荊城城內,每日召見投降的明朝文武官員,不僅僅是安撫,還重用提拔一批人,讓這些三姓家奴受寵若驚,一個個拜倒在多爾袞腳下,成為大清的忠臣良將。
這一日,突然接到侍衛送來訊息,說是宣府鎮總兵王承允帶兵來投,正在城外等待召見。
多爾袞這些日子全是體會到所謂的大明風骨,投降者如過江之鯽,帶兵投降將領更是一個接著一個,這王承允是一鎮總兵,來投不小級別不低,為了顯示尊重和隆重,多爾袞領著滿清王公貴族和一群降將出城相迎,可是給足王承允面子。
王承允見到多爾袞以這麼大排場歡迎他,他一敗軍之將,能夠得到大清攝政王親自迎接,幾乎是熱烈滿眶,從今以後生是大清兵,死是大清鬼。
又有一隻明軍成為清軍,多爾袞令王承允繼續擔任總兵,並改造王承允部隊,組建成為全新綠營兵,王承允為總兵,仍舊統領部下,引領王承允投降的洪得冒也得到重用,被提拔為王承允軍中副總兵,王承允的副將也是被打發到地方擔任守備。
王承允請求多爾袞為他報仇,領兵重新奪回宣府鎮,多爾袞留用王承允,就是看中他的部隊仇視大順軍,令王承允帶領組建後的綠營兵攻打宣府鎮,還給足補給,又讓一千八旗兵助陣,拔掉這顆懸在京城頭頂的釘子,王承允和洪得冒輛步兵麼合二為一,有五千餘人,得到清軍補充後,兩部兵馬稍作休整,王承允領著兵馬殺向宣府鎮。
王承允和清軍勾搭這些天,聆敬陽召回冷如鐵等部兵馬,在宣府兵鎮休數天,全軍往大同府開拔,之前騎兵營跟著文家走的那條小路,因為道路遠,被暫時放棄。
但是聆敬陽並沒有因為可以直接從宣府鎮進入大同府,就徹底放棄這條路,還是讓王洪和文家走完這條路,要是在山西立不住腳,這條小路可以給大軍留個後路。
聆敬陽啟程這天,王承允帶領的綠營兵前鋒殺到保安州,綠營兵動向很快就被後營斥候發現,連忙趕回來彙報清軍來襲,李過這些天領著後營將士在宣府鎮廣築壕溝,獲取情報以後,一點也不慌,特意邀請聆敬陽部和後營一起應戰,興許擊敗清軍,還能夠補充部分俘虜兵和戰利品。
李過的盛情邀請,聆敬陽不得不下令各部兵馬暫時停止前進,等打敗宣府鎮清軍再走。
聆敬陽做出這個決定,使得他為此後悔很長一段時間,在宣府鎮和綠營兵戰鬥,導致石營前往大同府被推遲十天,這十天時間內,後營和石營聯手從宣府兵鎮火速支援保安州,抵達保安城,兩部兵馬一左一右,猛攻綠營兵,王承允部隊完全不是對手。
綠營兵在保安州三戰三敗,還沒有進入宣府鎮核心地帶就被擊潰,最後還是八旗兵出場,掩護綠營兵撤退,王承允在保安州損兵折將,使得後營修築的工事沒有發揮作用,綠營兵撤走以後,李過領兵追擊,被八旗兵打一個反突擊,損失數百兵馬,被迫撤回來,讓李過大呼不過癮,也讓他再一次領略到八旗兵強悍。
擊敗王承允部,石營和後營將士歡欣鼓舞,這時從山西傳來噩耗,大同府總兵姜瓖陰謀作亂,襲殺張天琳等大順軍將士,整個山西東北部城牆變幻大王旗,姜瓖雖然背叛張天琳,殺掉救命恩人,卻也做出一個讓人捉摸不定舉措,擁護朱家皇室子弟,而不是第一時間投降清軍。
雖然沒有投降清軍,卻也造成大順軍在山西佈置的防線岌岌可危,李過得到訊息以後,大罵姜瓖鼠輩,也後悔邀請聆敬陽駐守宣府鎮,雖然打敗王承允數千兵馬,卻丟失大同府這個至關重要的要地。
此時,聆敬陽領著石營五千多軍民,正在趕往山西的路上,李過連忙讓部下追上聆敬陽,告訴他大同府已被叛軍攻陷,讓他和部隊速速撤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