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營部隊向著界領口開拔,李狍也撤回到盧龍城,屯齊今晚在盧龍城過夜,準備第二天回到山海關,卻看到李狍才一天功夫,就灰頭土臉撤回來。

李狍損兵折將,不敢看屯齊,屯齊陰仄仄問他,這是怎麼一回事,一天功夫就丟失一大半騎兵,這可是屯齊軍中精銳力量。

他在等李狍給他一個不死的理由,李狍跪在地上,和他說及在撫寧衛找到那隻大順軍蹤跡,但苦於兵力不足,又在撫寧衛遭到大順軍伏擊。

屯齊大怒,大罵李狍:“所以你把老子的大部騎兵,都送給大順軍了?”

李狍忙他和說起騎兵雖有損失,但也擊潰大順軍騎兵部隊,使得大順軍騎兵失去作戰能力,他小心翼翼和屯齊建議,今晚星夜起兵,或許可以在撫寧衛追殺這支噁心的大順軍。

屯齊眼珠子咕嚕咕嚕轉了一下,雖然李狍損失大部分騎兵,但能夠在一天之內找到那隻大順軍,還能從大順軍伏擊中,擊潰大順軍騎兵部隊,算得上是一悍將,那就在給他一個機會,讓他繼續追擊大順軍。

他和李狍說道:“李狍,念你忠勇,本貝子再給你一個機會,今晚領兵兩千追擊大順軍,這次要是再沒有把這大順賊兵腦袋提回來,你自己提腦袋回來見本貝子。”

李狍以性命發誓,不把大順軍消滅,誓不為人,屯齊揮揮手,讓他趕緊滾出去,李狍站起來,來到城外,不一會兒,城內兩千清軍將士從城門口來到城外,聽從李狍指揮,去撫寧衛追擊大順軍。

李狍眼睛閃爍著邪惡光芒,他不滿於在清軍地位,誰讓他是一個明人,只有不停為清軍攻城略地,剿滅賊軍,才能夠得到進一步重用。

今日在撫寧衛損兵折將,屯齊沒有斬殺他,仍舊令他領兵追擊大順軍,李狍內心充滿感激,他不僅僅要效忠屯齊,效忠大清,更消滅這支大順軍,一雪前恥。

清軍在城外集結完畢,李狍不顧身體上的疲累,帶著清軍連夜往撫寧衛殺去,他只希望大順軍今晚在撫寧衛過夜,讓他可以痛痛快快復仇,兩千清兵,連夜奔襲,第二天黎明殺到撫寧衛,撫寧衛早就是一座空城,他害怕大順軍又在城內伏擊,下令各部做好攻城準備。

忙活一個早上,清軍各部發動對撫寧衛的攻擊,城內大順軍沒有一點動靜,李狍令前鋒殺入城中,五百前鋒突入城中,城內空無一人,大順軍不僅僅在昨夜撤走,還把城內所有可以使用的物資全部帶走,哪怕是門板,窗戶等可以拆下下來的東西,全部被大順軍軍民扛走。

李狍得到一座空城,這時候他也有些迷糊,大順軍不在撫寧衛,那是去山海關,還是南下去京城,又或者是去其他地方?

雖然清軍主力在山海關和永平府擊敗大順軍主力,佔領整個永平府,但是去往京城道路有很多條,清軍也沒有能力封鎖永平府,這支大順軍埋頭南下京城,到也說得過去。

此時他還有數百騎兵,仍舊可以在永平府境內遊走,但李狍卻孤注一擲,以為大順軍會選擇南下去京城,和大順軍主力部隊匯合,於是領著部隊往撫寧衛南邊殺去,和北上界嶺口的大順軍南轅北轍,

李狍雖然往南邊走,但還是讓騎兵往山海關和北邊遊走,要是這群大順軍不知道天高地厚,攻打山海關,他還可以馳援山海關,獲得保護山海關不被大順軍偷襲的戰績。

清軍南下一天快進入灤縣之時,突然接到往北邊取得騎兵,送回來的緊急情報,去北邊遊弋的清軍騎兵斥候,在前往界嶺口方向發現大順軍動靜,連忙趕回來和李狍彙報。

李狍剛到灤縣,全軍兵馬人困馬乏,氣得直砸頭,是他判斷失誤,以為大順軍會南下京城,可最後卻是北上界嶺口,他下令部隊回去,將士怨聲載道,發洩對李狍不滿,李狍拔出腰刀,在軍營繞了一圈,清軍將士不敢抱怨,老老實實提著武器北上撫寧衛。

李狍行軍作戰多年,並不是庸才,在得到大順軍北上界嶺口以後,他就在想,這支大順軍去界領口乾什麼,界嶺口往北是一片荒涼地帶,再往北就是大清和蒙古地盤,去界嶺口是想偷襲大清大後方?

他覺得也不是,這支大順軍兵馬並不多,沒有足夠實力偷襲大清後方重要城池,就算是成功偷襲某一個城池,也掀不起多大浪花,那這些大順軍為什麼還要去界嶺口呢?

李狍讓部下把地圖撲開,他在地圖看到界嶺口位置,往東是關外,往北是也是關外,往西—往西是長城,這大順軍是失心瘋嗎?

李狍再往西邊看去,突然看到三屯營,薊鎮,這兩地隨著明軍崩潰,早就被荒廢,清軍也不重視這兩地,大順軍順著長城撤退到薊鎮,或者是三屯營,豈不是跳出清軍包圍圈?

李狍像是找到寶藏一樣興奮,連忙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就地宿營休息,等天亮以後,全軍殺向薊鎮,在薊鎮以逸待勞,等大順軍長途跋涉,好不容易抵達薊鎮,卻被清軍致命一擊,盡數殲滅,想到這裡,李狍就抑制不住狂笑,他簡直是掐指一算,決勝於千里之外。

第二天天亮,李狍帶上補給,全軍趕往薊鎮,此時聆敬陽還帶領石營軍民往界領口方向前進,經過一天一夜跋涉,石營軍民終於抵達界嶺口,在界嶺口休息一晚,第二天全軍向西趕往三屯營。

聆敬陽和其他將領以為甩掉清軍追兵,但是朱由檢不這麼認為,他多疑性格再一次爆發,在全軍宿營之時,給聆敬陽彙報最近工作狀況,聆敬陽問他最近可有發現有叛逃傾向的將領,朱由檢搖搖頭,和聆敬陽彙報全軍整體很不錯,暫時沒有人願意離開大部隊,哪怕是之前的趙敢等關寧軍家屬,此時也樂意和大部隊一起走。

聆敬陽這就有些好奇,朱由檢今天來和他彙報什麼,朱由檢看著聆敬陽眼睛,輕輕說道:“聆都尉,我軍去三屯營,就真能甩掉清軍嗎?”

聆敬陽一隻覺得他已經甩掉清軍,和朱由檢說起清軍不可能會想到,他們選擇一條最漫長的道路撤退到順天府,再從順天府撤退到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