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捲殘雲 第七十七章:遷安城(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萬里雲和他們說道:“聆都尉有令,爾等為先鋒,扛著糧草和本都尉一起先撤退。”
俘虜們聽說是扛糧草,都放下心來,萬里雲又從家屬中挑選三百餘人,全部換上軍裝,提著大刀和俘虜一起運送糧草。
遷安城城內熱火朝天,盧龍城守軍也接到遷安城被大順軍偷襲訊息,城內最高將領二等護衛沙泰,連忙召集城中將領,還有胡三石等明人官員,商討支援遷安城。
根據送回來的情報,沙泰大概知道進攻遷安城大順軍人數並不多,不到兩千餘人,其中還有一部分是流民百姓。
他以為遷安城可以堅守一段時間,可隨後又有斥候撤回來,向他彙報遷安城失守,城內守軍盡數被滅。
沙泰霎時跳起來,和胡三石下令,城內壯丁打頭陣,降兵第二陣,他領八旗軍壓陣,立即出城支援遷安城。
胡三石見他帶走全城兵馬,小心翼翼請示他,誰來守盧龍城呢?
沙泰則會不瞭解胡三石的小心思,和他說道:“胡縣丞,你領兵五百,留守盧龍城,其他人馬和我一起上。”
在沙泰軍令下,清軍將城內壯丁全部往遷安城趕,這些壯丁嚇壞了,他們一邊被趕,一邊被降兵塞給武器,都是一些破銅爛鐵裝備,有的壯丁只分到一杆竹槍,有的壯丁更是隻有一頂帽子。
沙泰用明語高聲喊道:“光復遷安城,每人賞銀十兩,高粱米五斗,有退縮不前者,誅九族。”
壯丁幾乎炸開鍋,很多壯丁像個傻子一樣,還沒有緩過來,就被清軍騎兵用大刀砍掉腦袋,嚇得其他壯丁趕緊往遷安城跑去。
冷如鐵混在壯丁之中,他從清軍表現來看,得到兩個資訊,一是遷安城被石營攻下,另一個是清軍兵力不足,否怎麼會讓這些剛剛拉來的壯丁做炮灰呢?
胡三石躲在盧龍城,看著沙泰去遷安城,他領著五百雜兵緊閉城門,生怕大順軍聲東擊西,偷襲盧龍城。
沙泰領著六百清軍士兵,還有將近兩千青壯殺向遷安城,李如風在樹林裡看得頭皮發麻,清軍怎麼會有這麼多兵馬?
有部下和他彙報,石營已攻下遷安城,李如風連忙帶著部下往遷安城撤退,及時向聆敬陽彙報,有清軍大隊人馬來攻打遷安城的情報。
李如風等人騎兵速度快,來如如風,搶在沙泰前面趕到遷安城,在遷安城下,他和正在指揮佯裝撤退的萬里雲相遇,萬里雲見他回來,忙問他是不是盧龍城清軍殺過來了?
李如風一怔,萬里雲咋知道建奴打過來了?
“萬都尉,建奴有兩千多兵馬,正往這裡殺來。”
聽說有這麼多清軍,萬里雲也有些慌,就算是聆敬陽在城內伏擊的在完美,也一口氣吃不下這麼多清軍?
“萬都尉,建奴雖說有兩千多兵馬,可其中有大部分是上午拉來壯丁,這些人不頂用。”
李如風沒有和萬里雲繼續溝通,帶著部下趕回城內,聆敬陽正在城內指揮部下設伏,在城內每一條巷子都有陷阱,更有兩百弓箭手,帶著五千只箭鏃在城門口兩側等候,等清軍進城,一通齊射,清軍來多少死多少。
全軍還有五十杆火銃,全部分配給炮營,火銃手任務是打清軍將領,因為普通弓箭在盾牌手面前,幾乎沒有作用,可是火銃不一樣,再厚實的盾牌,在火銃面前,也會被擊穿。
因為火藥不夠,只能保證二十隻火銃一次齊射,王承恩從將士中挑選出射術最好的十人,每人兩支火銃,在清軍進城以後,用兩隻火銃輪流射擊,保證命中率的同時,給清軍造成實質性殺傷。
城內準備工作進行差不多,李如風也在士兵帶領下,來報聆敬陽面前,和他報告盧龍縣清軍正往這裡殺來。
聆敬陽有一絲絲驚訝,看來這盧龍城清軍很重視遷安城,李如風向聆敬陽敘說,清軍有兩千餘人,但大多數是壯丁,戰鬥力一般。
聆敬陽眉頭一皺,下一秒變得有些興奮,兩千多人,大部分還是壯丁,這不是給他送新兵嗎?
他讓李如風和萬里雲,去執行佯裝撤退任務,其他各部兵馬在城內埋伏,等清軍進城以後,萬里雲和李如風兩部兵馬殺個回馬槍,把清軍在城外的部隊驅散,使其不能及時支援城內戰鬥。
李如風帶著騎兵營和萬里雲匯合,其他將士做好伏擊後,靜靜潛伏在城中,等待清軍送上門來。
當天下午,沙泰領著部隊殺到遷安城郊區,部隊只有八旗兵有戰鬥力,這些壯丁在他看來就是炮灰。
在沙泰潛意識裡,遷安城將有一場慘烈攻防戰,這些壯丁一開始可能會怕死,不敢攻打城牆,也不敢和大順軍廝殺。
不敢攻城強,就在後面用刀砍,壯丁被砍殺後,會硬著頭皮衝,不敢和大順軍廝殺,那更容易,只要壯丁有親朋好友,同伴被大順軍打死,還活著的人,就會咬牙切齒找大順軍報仇,這就是戰場,讓壯丁成為己方士兵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