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蘇慈開口了,他對著張小天問到:

“不知張大人之前是在哪個書院修習,可曾考過功名?”

這話問的就有點扎心了,張小天才多大,十五不到十六歲,能有什麼功名!

不過他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小子自幼隨家父生活,一直比較懶散,只讀過幾年私塾,便入了縣衙,做了名捕快。

至於功名什麼的,在下才疏學淺,自是不敢去獻醜。”

按照慣例,張小天自謙一下,然後其他人捧一下,妥妥的官場潛規則!

結果這位浩陽先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不依不饒的又問到:

“既然才疏學淺,那為何會做上巡查使?莫非這官,有什麼內情?”

意思就是張小天這官來路不正。

場面頓時尷尬無比,滿堂的人都啞火了!

尼瑪!

張小天也火了,別以為我被稱為‘活菩薩’,就真有菩薩心腸。無緣無故的對我開火,你怕不是個憨批!

當下便語氣不善的回應道:

“要不先生您去問問聖上他老人家,看看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此話一出,在場的人個個都憋的臉色通紅,想笑又不敢笑,忍得那叫一個辛苦!

蘇慈聞言一滯,我去問皇上?你小子狠吶,我只不過想掃了你的面子,你卻想要我的命!

“哼!那你為何不推辭?”

“奇怪,我為何要推辭?”

“你自己也說了,才疏學淺,如若當官,豈不是豎子不相為謀陷百姓於水火!”

“那我現在說,你人品不行。你是不是也應該辭去山長之位?”

蘇慈氣急,站起來一甩袖子,“哼,豎子不相為謀!”

張小天一聽樂了,想都不想的立馬回敬到,“呵呵,老東西何足道哉!”

吃瓜吃的好好的群眾,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張大人不愧是皇上親口冊封的巡查使,這是一點虧都不肯吃啊!

嘴巴真毒!

邱文傑連忙出來打圓場,“張大人年輕有為,聖上封他為巡查使,自然是有他的道理,你我就不要在這裡猜測了。

再說,就憑張大人能造出福澤萬民的水車,就值得千秋永垂!”

蘇慈死鴨子嘴硬,爭辯到:

“誰知道是不是他發明的!哪怕真是他造出來的,也不過是奇淫技巧罷了!

為官,還是得以學識為本!”

一席話說的眾人心下不悅,卻也無從反駁,整個召國向來如此。

為官,就是以學識為本!

不然,為何有那麼多的求生學子,孜孜不倦的常年苦讀,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平步青雲嗎?

張小天無意去辯駁唯讀書論的優劣。這種流傳了上千年的統治階級的慣用手段,存在總歸是有它的價值!

但是,你想拿這玩意來愚弄他,就有點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