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城市內部大調整(第2/3頁)
章節報錯
城市內的少數老人,也都跟家人住在一起。
不過,在沒有老人的情況下,即便沒有運營起來,也不會影響到城市的升級,而有老人的情況下,只要有空去裡面活動即可,也沒必要住在裡面。
所以,養老院設施的最常見用法,就是裡面的一些房間,會被當做存放生活物資的倉庫之類的功能空間,由老人們擔任管理員,駐守看管。
老人們發揮餘熱,和增加城市物資儲存空間,一舉兩得。
內部小餐廳則大多也會被利用起來,這樣可以分散就餐位置,在緊急情況下,也可以快速就餐。
因為養老院的位置在城市廣場附近,到達和疏散都比較容易。
之前,住宅區裡面還有很多房間空著,也用來作為倉庫了,以後城民增加都需要分派房間,遲早要搬出來的。
所以項楊打算等會兒派些人去搬運到養老院來。
雖然現在神龍城沒老人,但以後也會有,內部空間則隨時都可以利用起來,現在管理員只能暫時讓其他人擔任。
中級學堂緊鄰幼兒園和低階學堂,分別針對不同年齡段,這個其實也跟養老院差不多,沒人的話,即便沒有運營起來,也不會影響到城市的升級。
不過,目前都可以用起來。
神龍城也對成年人組織了幾次培訓的,包括遇上緊急情況的行動方式,一些廢土生存知識等,之前都放在初級學堂裡,現在也可以放在中級學堂裡。
反正,內部的空間,平時被臨時徵用都是沒問題的。
項楊將目光轉到了第一層的農場,現在設施名叫農墾區,但其實只是農業設施集合體,也就是農場,養雞場等農業設施會更加緊密的集合在一起。
原本用大門和牆壁分隔的部分,也會取消,進行互相連通。
不過只有兩個農場是這樣調整的。
雖然現在全部叫農墾區,但一些農場仍然只有一個農場,專門種植水稻或小麥,或果樹等作物。
其中畜類養殖場就放在第一層農墾區,緊靠池塘附近,那裡出現了很大的一片草地,還有牛欄設施。
以後可以養牛養羊這類平時要不斷放養的牲畜。
不過,沒有養豬那麼高效,養豬佔用地方小,餵養使用的飼料也更加簡單,剩菜剩飯,番薯藤葉等都可以。
所以,項楊只打算稍微養一些牛羊,設施利用起來即可。
因此他決定等回交易場後將草地的一部分進行調整,增加養鴨的規模,也就是增加池塘和養鴨用澤地生態的區域。
原本鴨舍升級為養鴨場後就很大的,現在會更大了。
這樣他們會有更多的魚,黃鱔和泥鰍之類的水產品,稻田養魚的魚苗獲得也更加容易。
調整這個需要手動,跟當初改良建立澤地和池塘生態差不多,項楊不打算透過系統調整畜類養殖場的大小。
雖然這個大小是可以調整的,但感覺沒必要。
冷凍庫並不大,在冰窖邊,也是個儲藏肉類的設施。
但可以消耗能源,控制溫度,製作冰塊等,這樣也不用利用寒冷天氣,或去氣溫比較低的地方弄冰塊了。
工廠的事比較重要,項楊關閉了內部區域圖,親自去了一趟工業區那邊,名稱從工業園改為了工業區,核心的變化只有一個,那就是空間變大了。
現在八個工廠空間。
紡織廠的位置沒變,這個也一樣保留,不做任何改變。
精密零件加工廠的位置移到了工坊附***時可以使用一些工坊的功能,工坊也可以使用加工廠的裝置,比較理想。
另外一面繼續緊鄰武器製造廠,所以精密零件加工廠的位置也不用調整了。
因為升級,新得到的兩棲登陸艇製造廠在工業區角落裡,其中一面有下斜的水道,連結到城市第一層的一個小型船塢裡。
船塢盡頭的門開啟,就可以直接將船,或兩棲登陸艇放入水裡。
船塢加上面的製造空間,都算製造廠的佔用空間。
之所以要這個兩棲登陸艇製造廠,部分也是為了這個船塢,雖然擁有海上城市的特性,但目前為止神龍城仍然沒有解鎖任何船塢類的設施。
船舶類製造廠都會附送簡易船塢,也算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