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城市內部大調整(第1/3頁)
章節報錯
縣級後,城市之怒的原本攻擊距離,指的是打擊正前方目標的距離,達到了三百米,調整後也有兩百六十來米。
而鏈枷手柄升起來,已接近六十米。
現在神龍城也只有一百五十米高,其中最高的那個塔尖就佔到了三十米。
所以鏈枷手柄一旦展開,遠遠超過了塔尖的高度。
不僅操作困難,攻擊盲點也很大。
但有旋轉舞臺和野蠻衝撞這兩個超近距離的大殺器,項楊幾乎不用太考慮靠近城市外壁的盲區。
對近戰武器來說,那一點攻擊距離損失也完全可以接受。
這時,多增加一點攻擊後方的距離,還有增加攻擊後方的容易度,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這個調整也不用消耗太多的資源。
然後是瞭望臺,項楊將兩個瞭望臺移到了城市後面。
平時,只有城市前面和兩側才有瞭望臺的,前面最多,兩側次之,後面沒有,現在移動兩個,架設機槍就簡單多了。
雖然有看後方的瞭望者,但後面有瞭望臺,進行人眼瞭望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補充。
瞭望者現在仍然八個超級望遠鏡。
但每個的長度都變成了十米,光學成像觀測距離達到了四十公里,熱成像達到了十六公里,紅外夜視也達到了八公里,比原來都增加了一點。
對城市視野和遠端戰鬥武器瞄準距離的增幅則大幅度增加了。
城市視野觀測達到了二十倍的距離,是原來的兩倍。
遠端戰鬥武器瞄準距離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也是增幅達到了百分之五十。
最後是一些內部通道的調整,一些調整的更寬些,一些調整的狹窄些,一些過多的通道也會直接去掉。
雖然去掉一些通道,造成一些設施會緊密靠在一起,有時要繞遠路,但相應的如果有敵人攻入城內,也更加容易防守。
特別是現在神龍城有機槍的時候,可以做到絕對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減少通道,也便減少了需要防守的地方。
而內部人員對通路很熟悉,繞遠路也不會花去太多的時間。
對這些設施的調整隻用在內部區域圖上規劃,再下達命令,城市自己會慢慢調整。
完成具體規劃和命令後,項楊就迫不及待的轉到了防禦裝甲上。
果然,跟他以前的猜測一樣,這最後一層防禦裝甲,就是常規陸上城市的第二層防禦裝甲。
所以,現在神龍城的三層防禦裝甲跟特殊型別要塞城市的一樣。
最外面一層,專門針對城市大炮的。
第二層是常規陸上城市沒有的,專門針對能量炮之類的純能量攻擊武器。
第三層是平衡型裝甲,對能量炮和城市大炮的防禦特性都有涉及,但兩種型別武器的防禦力方面都只有中等程度。
不過,作為在最內層的防禦方式,不管是外層裝甲被能量炮擊穿,還是被破甲彈擊穿,攻擊威力必定都已經損耗的差不多。
即便最裡面的防禦裝甲,對兩種型別的攻擊,都只有中等防禦力,也可以很高效的防住。
其他設施方面,養老院和中級學堂也都放在了城市廣場附近,靠近住宅區。
養老院是給七十歲以上的城民居住和活動使用的,還有專門的小餐廳,但對新城市和規模不大的城市來說,這個設施大多是擺設。
因為沒那麼多的老人。
特別是新人類城市,在新手大陸上,這些人極少能活下來的。
他們不僅沒什麼能力讓自己的城市升級,通常也等不到其他城市來救他們,一次寒潮或高溫天氣,就可以奪去大部分人的生命。
即便在泰拉擁有萬貫家財,擁有絕對的權勢也沒用。
這很殘酷。
但廢土本身就是一個殘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