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召神朝軍與戚家軍進京比試(第2/2頁)
章節報錯
老張對萬曆真沒說得,要是凡哥知道一定心疼的痛罵老張,你知道你死後這個徒弟兒子差點把張家給滅門了,我才是你親兒子,十萬兩黃金應該給我發展海軍,明年我準備去海上浪了。
關鍵老張不知道歷史啊,凡哥現在也不知道京城裡張四維倒了,抄出好多錢財。
其餘的不能立即變現的這麼辦?這對於政務小能手張大佬來說這都不是事,由戶部與大內一同派人出來進行管理經營,所得國庫與內庫八二分賬,養兒基金就這麼誕生了。若干年後,史學家發現世界上第一支基金成立的目的就是大明首輔給皇帝兒子每年的零花錢。
張四維一家背叛流放,這年頭刑不上大夫,只要不謀反,一般是不會砍頭的。潛規則如此,文官集團是不會破壞的,因為大家誰都不知道自己哪天會失敗。張四維倒了內閣空出來一位,張居正投桃報李將親家王之誥舉薦入閣。
另外張四維那件騷包奢華到極點的披風自然落入了大明朝最尊貴的女人李太后身上。這件事上萬歷與張大佬達成了共識,為此李太后高興極了,當日在慈寧宮設宴熱情地款待他們師徒倆。
張四維一系的人馬倒了,一下子讓大明朝廷和萬曆皇帝吃飽了,吃飽後自然要開足馬力進行改革。
這改革的第一刀就落在了京營頭上,張居正和萬曆都被凡哥忽悠的以為滅世之災將至,兩位大佬自然想到能保護自己安全的自然是軍隊。
這天萬曆與張居正來到京營視察,原本滿編十七萬的京營連一半人馬都沒有,而且還是老弱居多,器械不全且陳舊不堪,堆積散落在地上到處都是,這哪裡是軍營,倒是像是難民營。
萬曆早就聽聞京營弊病眾多,這哪裡是眾多,完全積重難返,指望這樣的京營保護自己迎敵?萬曆表示現在心裡慌得一比。
這樣的京營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年輕的萬曆甚至想幹脆全部裁撤,重新編練。不過還得問問張師傅是的看法。
“張師傅,這京營該如何改制?”
其實張大佬想得和萬曆一樣全部裁撤重新編練,不過不能馬上這麼辦。京營是勳貴的錢袋子,全部裁撤等於砸了這幫勳貴的飯碗。已經得罪計程車紳,再把勳貴得罪了,京城裡可沒自己手下軍隊,難保這幫人鋌而走險來一個清君側。
“老臣是文臣,對於軍務不甚瞭解,不過老臣認為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老臣門下戚繼光尤善練兵作戰,戚家軍大小數百戰未曾一敗。目前正在薊門鎮守。”張居正建言道。
“大劫將至,如此名將自當大用!如今邊境安寧,當調遣戚家軍入京鎮守京師,順便整頓京營。張師傅,你看如何?”
萬曆一聽朝中還有如此強軍名將,那還等什麼,趕緊調過來鎮守京城吧。實在是萬曆皇帝參觀京營後心裡虛得慌,寶寶害怕極了。
“嗯,京師位置重要,確實需要強軍鎮守。如今成國公爵位未定,京營都督位置空缺,可暫由戚繼光為京營都督,整編京營。”
萬曆見張師傅同意自己的建議,便招呼馮寶道:“大伴,立即擬旨,朕聞薊門都督戚繼光衛戍邊疆,戰功卓著,尤善練兵,而今京營積弊難反,戰力堪憂。著其暫代京營都督一職,領戚家軍鎮守京城。八百里加急,令其接旨後即刻整軍出發。”
發完旨意的萬曆突然想到凡哥編練的神朝軍,“張師傅,聽聞令子張簡修在河南編練神朝軍。這神朝軍與戚家軍哪個厲害?”
“這...老臣不知如何說起,我兒簡修得遇仙緣,想必其練軍之法傳自老祖陳摶,而戚繼光練兵之法戰陣中領悟,實戰第一。具體孰優孰劣不好說!”張居正分析道。
“既如此,大伴再擬旨,調河南神朝軍一併入京,屆時軍中演武,比過自然分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