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易筋經》猜想與輕功實驗(第1/2頁)
章節報錯
《易筋經》修煉是奇經八脈,透過姿勢各異的引導術調動任督二脈的內力打通五臟的筋脈穴位。
在心、肝、脾、肺、腎形成互動的五個圓圈內力執行路線,這讓凡哥想到網上的五輪學說。
五輪學說源於《內經》。如《靈樞·大惑論》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
大體指出了眼的各個部分與臟腑的關係。後代醫家在此論述的基礎上發展出五輪學說,即將眼區域性劃分為五輪,分屬於五臟,藉以說明眼的解剖、生理和病理,並用於臨床,指導辨證的學說。
五輪中,肉輪指胞瞼,胞瞼在髒屬脾,脾主肌肉,故稱肉輪。
因脾與胃相表裡,所以肉輪疾病常責之於脾和胃。血輪指兩眥,兩眥在髒屬心,心主血,故稱血輪。
因心與小腸相表裡,所以血輪疾病常責之於心和小腸。氣輪指白睛,白睛在髒屬肺,肺主氣,故稱氣輪。
因肺與大腸相表裡,所以氣輪疾病常責之於肺和大腸。風輪指黑睛,黑睛在髒屬肝,肝主風,故稱風輪。
因肝與膽相表裡,所以風輪疾病常責之於肝和膽。水輪指瞳神,瞳神在髒屬腎,腎主水,故稱水輪。
方正說《易筋經》傳自達摩祖師,乃禪宗佛門根本法,而少林自達摩祖師之後,歷任方丈未有一人將《易筋經》修行大成。
凡哥覺得《易筋經》恐怕不是一本簡單的內功心法,從任督二脈中流出的純陰內力經過五輪轉換之後變成一種無屬性的內力,清晰地感覺內力分量變少了,再回到丹田氣海直接沉入丹田氣海的底部,與上層的純陰內力涇渭分明,這說明無屬性內力的密度大於純陰內力。
看來這五輪有提純內力的功效,光這一點就證明《易筋經》的神奇之處,另外達摩祖師的傳聞凡哥看來完全可以把他當仙俠的修仙者看。
凡哥有個猜測若是將《易筋經》修行大成,體內這五輪會有更神奇的變化,甚至有可能開啟傳說中的佛門法眼,這個還有待驗證。
現在的凡哥《易筋經》才修行入門,也就是堪堪將五輪筋脈穴位打通,修行圓滿需要花時間用內力將這些穴位灌滿。
將體內的純陰內力轉換成無屬性內力,凡哥的真氣厚度從絕頂高手降為一流高手,但是戰力卻沒有下降,為此凡哥特意找了東方妹子比拼內力,結果不分上下,說明這種無屬性的內力能量級數是大於純陰內力。
另外凡哥發現五輪的穴竅空間很大,可以灌滿任督二脈幾個穴位的內力數量只能灌滿一個五輪穴竅,想要靠自己日積月累將《易筋經》練滿恐怖沒有幾百年是不可能的,也不知道當初達摩怎麼練到大成的。
由於年代久遠不好參考,沒準自己瞎吹的絕天地通是真的,即便不是這個原因,也可能是這個世界的空氣中某種成分減少的緣故,導致內力積攢困難。
靠自己不行,那就得靠外力。這讓凡哥不禁想到任我行的《吸星大法》,若是自己將任督二脈與五輪穴位全部灌滿,內力厚度絕對天下第一,再加上獨孤九劍絕頂劍法,武功天下第一的主線任務便可以完成了。
看來自己少不得還要去杭州西湖梅莊一行,將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學習到手。這個時候任我行應該將《吸星大法》在牢籠上刻好了吧。
算算時間原劇中令狐沖不是明年就是後年跟著任盈盈去的,這個時候任盈盈還在綠竹巷隱居吧,要不回去的時候路過洛陽去看看?
這個可以有。要不把任盈盈也泡了,到時候帶上任盈盈一起去看老丈人,說不定老丈人一高興,就可以學習到改良版的《吸星大法》。
明年先去濠江將葡萄牙人驅逐,然後帶著蓋倫船去南京龍江船廠去仿造,順路去杭州西湖梅莊一趟,完美的出行方案,計劃通。
現在凡哥的內力已經可以學習輕功。輕功主要打通的下肢筋脈的穴竅,當內力貫通的所有穴竅後,以丹田為頂點下方形成一個傘狀的特殊力場。
這個特殊力場的大小由內力供能,理論上只要內力足夠強足夠多是可以向火箭一樣升空,但是當凡哥按照《勁草雪無痕》的行功路線打通下肢筋脈穴竅時。
進行升空測試時,發現自己用盡了十層內力也無法做到短暫懸空。後來問過東方妹子才知道原來輕功主要還是靠肉體提供的彈跳力,內力輔助升空並滑翔,這不就類似飛行翼的原理。
凡哥先是試驗了垂直升空,一躍五六層高,嚇了凡哥一跳,好在內力形成的力場就像降落傘一樣緩緩落地。
其實一般人垂直彈跳空度也就50厘米左右,凡哥由於系統強化肉身,垂直彈跳大約兩米左右,所以才造成這麼驚人的高度。
別忘了,凡哥還有灰兔皮翔靴自帶的翔躍技能又可以增加2米高度。因此凡哥用上全力一跳十幾層樓高。
凡哥試驗輕功的時候,讓所有觀測的武林中人以為是神仙在飛行,可不是嗎?一般武林人士輕功高度也就兩三米,輕功最厲害的也就三四米到位了。
凡哥這一躍三四十米,已經不是凡人輕功的範疇了。此外凡哥發現向他跳這麼高一直用內力維持特殊力場很費內力,大約跳個五六次內力就會耗盡。
但是凡哥還有一件裝備翎羽披風,自帶技能輕羽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