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re望著地圖,有些迷茫。

他想起了亞運會。

當時也是中路沒節奏,自己野區只能排眼。

其實。

kt對第一局的準備不乏亮點。

比如搶趙信,不給寧拿到對線上幫助很大的英雄,而且加里奧配趙信、洛,算是開團保障,能夠減緩中期抱團節奏。

他們就覺得ig是一支喜歡進攻的隊伍,不喜歡保守運營,所以得拿前期有聲音,中期能避戰,後期曲線天然優越的陣容。

對上ig這種前期領先三千,無限對撞給壓力的隊,kt如此選擇,就是因為很想避其鋒芒。

可是,ig告訴了他們沒那麼簡單。

人人都知道上半部,才是ig戰術流暢運轉的核心,那麼選劍魔、趙信、加里奧有問題嗎?

去掉那些ban位。

有比這三個配合更強的上中野嗎?

教練最後離開舞臺之前,表示上半部對抗不可能輸,ig敢莽就是送的判斷錯誤嗎?

好像也沒錯。

他們就是覺得中路發育不打架,然後在下路吸引火力會很舒服。

並不是因為ig的下路好搞。

而是搞下的風險較低,比較可控。

誰知道。

加里奧對位妖姬,能這麼劣勢啊?

劣勢到把壓力給隊友,每波兵線都能看到妖姬在動。這妖姬,給了下路茫茫多的壓力。

不應該。

很不應該。

從lpl到lck,加里奧對位妖姬都是最經典不過的對抗鏡頭。但從沒有哪個加里奧,跟ucal現在這樣,“怕”的要死。

更讓lck觀眾難受的在於。

趙信有在保下,如果忽略掉紅區的那個真眼,它蹲的很成功,緩解了不少壓力。

可算上那個真眼。

再看ig的人員調動,上路馬上無壓力過渡到11級。有了11級,奧恩才是真正進入遊戲。

&neb有辦法嗎?

沒有。

奧恩清線又不慢,跟theshy自己也覺得奧恩噁心一樣,這英雄只是一打一的話,打野稍微幫忙解下線,最多落後個幾百經濟。

而這把,奧恩只比劍魔少14個刀,舒服的不得了。

對score來說。

他頻繁抓下,只是覺得有一波ig沒防好,下一塔就有了。

不能說這樣的判斷很差。

站在上帝視角,當然覺得有好幾波機會可以去上威脅奧恩,幫劍魔擴大優勢,但score又不知道寧的動向。

因此。

kt迷茫了。

在他們的劇本里,15分鐘應該能拿上下一塔,用先鋒撞一頭中,讓女警、洛佔中威脅ig保防禦塔,打野圍繞劍魔,和每波兵線真空期,入侵排眼。

做到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