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陣容如下——

rw(藍)阿卡麗、盡、泰坦、卡爾瑪、盲僧

ig(紅)瑞茲、ez、青鋼影、牛頭、加里奧

分位結束。

u格斯下到後臺的時候還在思考秦明的一些手法操作。

ig已經足夠強了。

可捏合出這個團隊的人,又很會照顧順序。

bp階段,觀眾常常能看到某隊陣容吃癟。

有時候是教練沒辦法,像某些對選手的招牌英雄針對啊,例子是s5夏季賽某段時間,大家統一ban廠長的挖掘機和雪人,然後廠長就沒春季賽那麼亮眼了。

也有些不是太過熟練的問題,而是玩出來有異味,這種例子就更多了,你非說選手英雄池淺也要怪教練,那就只能怪教練催促練習,但選手叛逆期到了,沒聽進去,或者說練的太慢,跟不上賽場進度。

搖擺位的好處。

夏決的第三局bp,展現的淋漓盡致。

r補開團輔助,然後用軟輔進行康特,以此掌握線權,同時泰坦對線不怕瑞茲,因為瑞茲的消耗,會被泰坦的w抵消掉大部分輸出,賴線不存在問題,反倒是泰坦可以用血量換藍量,最多打到三級,doinb不需要盲仔過來,也能給予瑞茲比較實質的換血威脅。

但同時。

ig選出瑞茲,可以上中搖擺,等看清楚rw的全部算計,康特位拿出加里奧的目的,也正是預防泰坦、盲僧的配合,還能用加里奧的支援屬性打擊泰坦的強開。

泰坦跟doinb玩得其他英雄不同。

這英雄的遊走相當明顯,不像蘭博、瑞茲那樣能隱藏身位。

首先,泰坦移速不夠快,其次,泰坦繞遠路抓人,虧線會虧的很厲害。

所以。

秦明看到泰坦,很清楚一點。那就是中野分出高下,rw有主動權,他們的包邊也大概是中野明牌強越,光明正大的輻射優勢,去照顧邊線。

像這種手段,用對線強度去限制泰坦,效果不會最理想,反而是出加里奧,rw會覺得難受。

rw隊員知道這一點。

進入遊戲。

卡薩跟中路溝通道:“我看情況來抓。”

“對面應該會反蹲。”

“拼操作。”

不這麼打,也得這麼打了。

泰坦如果沒聲音,卡薩覺得這局必輸。與其輸的難看,不如拼一把,跟ig碰一碰對線。

說心裡話。

卡薩不想碰ig的長處。

但這不是沒辦法嗎。

不管加里奧,中路同時清完線,你猜猜哪邊的中野更主動?

青鋼影入侵打架,卡薩又能避得了幾時?

誰都知道青鋼影不會刷,也刷不了,放出它,不正是覺得中野2v2有優勢,等打垮瑞茲,就算青鋼影幫助邊路建立了對線優勢,他們也能找回場子。

現在計劃有變。

不想加強換血壓力,也得加強了。

而這,正是ig喜歡的節奏。

語音裡。

寧直接說他要學e拼懲,讓上中過來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