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郭浩把轉會費喊出來,SN經理咳嗽兩聲,“‘可以把’是什麼意思,左手是我們看好的人,叉燒說他比肩Rookie,我很贊同。”

郭浩有點急,特喵的,我就說個落實租借,你就來句比肩Rookie,你咋比我還有信心。他不動聲色,順著話題說道:“夏季賽才過了一半,左手回去不是不可以,但他一走,我們沒主力中單了,按照補充條款,只要Maple過來打,我們TOP沒意見。”

這下輪到叉燒急眼。

他可不想回去灣灣,名聲迎風臭十里,畢竟當初Maple、蛇蛇願意跟他過來,正是因為信任。叉燒給選手畫餅,兌不兌現先放一邊,總不能連首發位置也保證不了。

正要陷入到相互指責,騰競很有眼力見,讓大家先開個小會,等下再聊。騰競只想把這事操成範例,配合秦明提交的內容,加強賽委會權力。

是的。

過去為了吸引金主加盟,騰競根本不管運作,讓出了太多權力。騰競非常清楚,只有給了足夠的自由,才有富二代下場投錢玩樂。

說白了,LPL早期能發展起來,靠的正是不守序,俱樂部對選手有生殺大權。

那賽委會是怎麼慢慢集權的呢?

時間和範例。

比如16年轉播權承包給香蕉計劃(王撕蔥搞的MCN機構),鬧出了時間安排失衡,BO10跟出徵擠在一起的煞筆操作,然後世界賽期間,因語言問題坑了LCK那邊的Rox(Nofe跟小花生、領隊出去買東西,遭遇街頭搶劫,要不是有韓國人路過,事情不好想)。

正是如此,香蕉計劃幾乎放棄插手直轉播領域和賽事策劃工作。

比如EDG曾經鬧過,跟選手溝通期間,有戰隊在旁邊擾亂,漫天開價,根本不是正經補強,自這件事之後,賽委會順勢延長報備流程、審查選手與俱樂部意向合約。賽委會沒批的事,一律不算數。而在這之前,俱樂部怎麼談轉會,賽委會能知道就行了。

類似的事情有不少。

跟以前比,LPL正規不少,向未來展望,還有諸多不足,不然騰競不會商量著推出主客場制度,不會想著進一步加強選手管理工作。

收權得有個過程,越是俱樂部間的矛盾糾紛,越適合仲裁方下場。騰競深諳這個道理。

“經理,我還是不同意Maple換左手。”

旁邊小房間,叉燒積極相勸,“Maple有大賽經驗,左手沒有,而且來了之後,不一定跟駭客蛇蛇合得來。磨合工作不容易。”

SN經理想的是另一件事,“轉會期我們花了多少?”

叉燒一下被問蒙了,他想了一下,“Maple二年三百萬,蛇蛇二年二百二十萬。對,是我負責跟他們談的。”

“你說TOP願意花多少錢買下左手?”

SN經理很有跳躍性。

他不懂聯盟,但他懂怎麼把支出運營變的好看。

“TOP大機率願意談談。這個我不好說。”

重新碰頭。

SN經理繼續強硬,郭浩繼續據理力爭。

這時候,跟騰競方面有過溝通的秦明下場說些軟話,“合同明晰,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好事。這樣吧,你們兩家各退一步,由SN決定要誰,TOP匹配報價。”

郭浩還想嚷嚷,被秦明打斷,“郭經理,我知道你想出成績,我理解,但你也要理解我們。”

郭浩不說話了,他對秦明提出的內容比較贊同,甚至想過有機會合作一把,再者,TOP再佔理,他們沒跟YM簽字,最該站出來嚷嚷的絕不是TOP。

“如果我們轉讓左手的合約,TOP能出到什麼價。”

SN方很不客氣。

既然主教練更青睞原班陣容,SN經理的意願也不是那麼強烈,他之所以這麼做,敲打是一方面,二來也是租借產生不了利益,SN不願養2個主力中單。

“簽字費……”郭浩裝作咬牙糾結,“我向上面申請一百五十萬!”

“那就是沒得談。”

SN光是跟YM談合同,就花了一筆這個數的意向費用,雖然款被扣著沒給PDD,但TOP給的簽字費不夠填補SN胃口。

這樣,第一場碰頭鬧得不歡而散。

正當郭浩開始打私人牌時,豬狗大戰爆發,18年夏的EDG,哪怕提前得到秦明的點撥,綜合實力也不如RNG。

比節奏,Haro能跟上,比對線,EDG不差,但一比聯動和團戰,EDG肉眼可見的落入下風。

這個BO3。

&n遭遇團傳送不夠及時,應該能2:0帶走E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