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早期的打法風格,對輸贏影響很大。

看他比賽,要不送了,要不殺了,從對線到團戰,總帶著不服氣的味道,這是Mole早期最大的技術特點。

孫大勇很不喜歡。

他一直覺得逞兇鬥狠,在戰術層面來看,是一種比較煞筆的行為,就像他評價IG重線權的打法,不夠靠譜。

孫大勇其實也很奇怪,他知道Beggin遊戲理解很強,不然不會開發出最具特色的遊走包夾,充分利用時間差,也不會把中路小虎改造成支撐點,配合執行中野輔體系。

所以,SS、RNG的打法比IG好模仿。IG這種可遇不可求。

所以,Mole玩得讓孫大勇很鬱悶。BLG中間出了一個叛徒。

隊友在積極發育、少給機會,有風險先規避,中路大開大合,拿到一箇中後期很強勢的英雄,非要跟璐璐換血消耗。

“為什麼打這麼急?”

這是孫大勇的想法。對孫大勇來講,哪怕他給隊員拿到一個對線佔優的英雄,也會強調小優即可,不可深追。

他跟Edggr很像,都強調“零”失誤,算是正統的韓式執教理念,重交換,輕冒進,能及格分贏,絕不追求大的人頭比;能靠先落位贏團,就不會亂接被動團。

但麻煩的地方在於,Mole比Kuro適應版本,BLG的BP很難第一輪封鎖三個中單英雄,這太打擊人了。

……

Mole不知道主教練正在心裡磨嘰他。

作為二隊青訓,他平常跟隊友聊過出路,一致認為沒了升降級,想靠成績出頭實在太難。

以前有升降級的時候,還能鼓勵自己衝一把,團隊還有點凝聚力,現在沒了希望,每個人都在當獨狼,連輔助都想Carry比賽,只為被LPL看見。

因為誰都清楚,LPL名額有限,被淘汰的人員有限,想競爭這樣的機會,不秀能行嗎?誰會在乎老黃牛。

很多人評價新生代選手,大局觀越來越差,殊不知只有大局觀的選手,根本不會被挖掘。

&n,需要TheShy,每個位置都在Shy化,能極限操作的回合,不會不敢嘗試。哪怕操作輸了,後果會很嚴重。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Mole,被殺之後,第一個念頭是惱怒,惱怒Rookie不講武德叫打野,第二個念頭是到六之後找回場子,否則會被隊友看輕。

他根本沒產生過,正常發育到團戰的念頭。

他不是首發,如果不是Kuro狀態不好,他現在還在LDL跟那些“無名之輩”交手。

在來到一隊之前,還是領隊晚上過來找他,讓他明天下午跟著一隊的大巴車出發。

所以,Mole只要想到Kuro回來,一隊沒自己的位置,他就恨不得早點單殺Rookie揚名立萬。

享受過聚光燈,誰還願意去LDL打比賽,那裡有幾個觀眾?

……

Rookie發現對面生氣了。

Rookie很懂這種心理,他剛來LPL的時候,也是恨不得單殺每一個對手,為此,他被Kakao噴了,罵他不關心打野位置,眼裡只有自己那條路。

而且,自己先六,五級阿卡麗敢往前站,這沒道理的啊,這不是動殺心,是什麼。

看了一眼小地圖。

下半部路口是亮的,龍女應該不在下側。

默默梳理著資訊,Rookie提前讓寧去下,然後去找阿卡麗換血,用AQ換阿卡麗的Q。而不是先Q減速,拉扯距離。

兩個兵。

阿卡麗應該兩個兵。

為了加強對面的信心,Rookie交E頂線,吸引小兵仇恨,出Q被扭,被扭瞬間,阿卡麗前壓,Rookie邊普攻走A,邊往下側挪。

機會!

璐璐不果斷退的行為,讓Mole覺得把握到了舞臺。別看阿卡麗少璐璐一百多血,可兩者爆發不在同一水平線,這波少說能打個閃逼璐璐殘血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