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是跟blg的比賽。

這賽季,blg戰績還行,畢竟像s7那種特別忽視資源交換的版本少之又少,大多數時候,賽訓工作抓的嚴,靠著團隊紀律性,blg適應力不弱。

當然。

blg也有自己的煩惱。

孫大勇怎麼也沒想到,kuro來到隊伍之後,狀態表現會達不到期許。

在他想來,kuro作為典型的韓式地縛靈中單,後期經驗充沛,跟金角攜手成為隊伍的後期保障,應該很容易達成。畢竟他對kuro的要求,只是拖到後期,能靠曲線優勢,打好殘局。

孫大勇的執教理念,特別清晰。

他覺得這世上,天才中的天才,少之又少,所以他不追求選手擁有一百分的完美答卷,他只希望靠著嚴謹的賽訓工作,讓本該6、70分的對線水平,發揮出8、90分的能量。

他希望那些來到他手下的隊員,從一個只會一點點對線,只會機會主義,變得能隨時根據局勢做出調整,揚長避短,儘量貼近「零」失誤,極大拉高容錯率的職業人員。

是以。

從16年到18年,除了實在沒辦法解決裝備問題的香爐模式,blg靠著跟誰都能過2招的風格,闖下了強隊質檢的稱號。

那,現在問題來了。

kuro頂不上去。

其實一開始,kuro表現不差,左手沙皇右手加里奧,如果被ban,還能掏出瑞茲、辛德拉,英雄池雖然不是特別寬闊,但也沒太多隊伍特地去針對他,也算夠用。

直到萬惡的劍魔刀妹阿卡麗橫行峽谷,kuro看著也虛。

很多人只看到小虎極度不適應版本,漸漸變成冰女king,但他不是第一個受害者。

kuro也是。

作為地縛靈的代表之一,kuro對刀妹、阿卡麗這樣的英雄同樣陌生——在秦明看來,rookie的刀妹也一般般,只限於能用,還得跟豬妹搭在一起,才有足夠的壓制力。

畢竟i時期,刀妹才剛流行,選手們缺少對位經驗,rookie享受了上手紅利,但到了現在,各大戰隊多少有了一些防備刀妹的經驗,再想靠刀,要求又不一樣。

這從訓練賽也能看出來,rookie對使用刀妹打出壓制力,信心不夠充足。這方面,秦明也沒太多解決方案,教練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認清優劣,取長補短。

夏季賽已經過了一半。

kuro暴露出來的問題,越發嚴重。

他越想打好比賽,越是陷入到自責當中,因為他不會刀妹、阿卡麗,左尹一般般,導致隊伍的第一輪bp相當被動。

另外。

其他選手對kuro不夠熟悉的紅利期夠了,他的對線細節,和判斷標準,已經被大夥摸清。

而在前天。

kuro玩了一盤相當狗屎的刀妹,被彈幕嘲笑為「善良之人,只有單翼」。

從字面意思也能知道kuro的表現有多糟糕。

這把打完,孫大勇察覺kuro的自信心被擊垮,手一揮,換上了自家青訓中單le。

孫大勇本來沒把le當回事。….

畢竟訓練賽沒帶過他玩,當時這麼做,出於想保護kuro心態。

可機會來臨,le抓住了。

彼時的小東北,在ldl的表現不算驚豔,但他第一次登上lpl對陣i,給了孫大勇驚喜。

在這局bo3,blg相當頭疼i的發揮,因為kuro沒辦法制裁i的英雄池,ban了阿卡麗搶刀妹,終究沒擋住左尹。

這個難題,在小東北身上不成立,他面對i,首搶左尹,雖然對線期被o中野制裁了一回,可等到團戰,o輕視了小東北,給了他操作收割的機會,順勢幫助隊伍拿下大龍,成功拖到四十分鐘決戰,o被熬老頭冒進;

第二局,面對i拿左尹,小東北從百寶袋裡掏出小炮,三級完成單殺,打到i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