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快了,太快了,我受不鳥啦。”

直播間前。

隨著褪去。

某TheShy粉絲感到了無盡空虛。

“TM滴,比賽打這麼快乾嘛,天天就想著下班!我外賣都沒來,比賽先結束了。”

這沒比賽看,缺的那塊營養誰給補回來?

“再想看到IG上場,得後天了打BLG了……”

想到這事,頓時覺得麻辣燙不香了。

而在比賽現場。

解說高喊著MVP歸於TheShy,“本局TheShy所操刀的阿卡麗,打出了全隊28.3的輸出佔比,傷轉高達210.6%,對位領先2894,對位壓刀133……”

阿卡麗是個特容易打出高轉化率的英雄,它跟ez那種靠Poke維繫高輸出不同,同樣的經濟在阿卡麗手裡,很容易操作出高於經濟面板的傷害表現。

說得再直接點,阿卡麗屬於改版後的英雄機制非常適應當前版本。

比它對線強的,進場環境沒它好;比它數值高的,輸出手段沒它好。

更別提,阿卡麗還有AOE輸出,那些單挑比阿卡麗強的,團戰條件又變得不一樣。

說實話。

只站在教練角度,秦明不是很喜歡這類定位過於突出的英雄,因為它會讓戰術存在感降低。

畢竟越是操作上限高,越難在戰術層次上給予限制——

沒有哪個教練會喜歡變數。

2:0贏下SN,IG來到9連勝,外界因為這場比賽,開始重視阿卡麗中上搖擺的BP定位,以及怎麼用紀律性去限制阿卡麗發揮。

一般來說,英雄強度達到T0,擺在選手面前的只有2條路,一,比賽敢掏,二,有對付的辦法。

二者都沒有,才會被詬病。

晚上10點。

SN俱樂部。

叉燒心情正不好,正憋著火沒地兒可去,經理來了。

SN的這位經理,不碰LOL,不過不影響他作為資方,插手俱樂部工作。平時的時候,叉燒和手下的團隊,管理賽訓、監督選手訓練,他不插手,可今天,他刷微博,看到某些電競小編的內容,覺得有必要詢問一下。

“他好像是從我們俱樂部過去的吧。借調?”

x經理捧著資料,最上面的一份合同,落款人裡除了嫖老師代表的YM,還有SN青訓主管籤的字。

叉燒有印象,雖然覺得經理突然過來的行為比較奇怪,但他還是說道:“嗯。我那天還在臺北,電話裡聽高主管提過……所以這事怎麼了?”

經理顯得無比痛心,“這個小將這麼優秀,怎麼能把他放跑!”本週最佳選手裡,中單位正是左手。

很多人奇怪左手名氣怎麼出來的。

其實不奇怪。

左手在Top打的第一年,對線水平被圈內看在眼裡,觀眾只是忽視了一個英雄池深,剛登陸LPL就能跟Scout、小虎、Doinb、Rookie過過招的新人,究竟有多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