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

秦明知道Bang還有一段迴光返照期,與其說Bang去了北美被隊友噁心才實力大降,不如說SKT賽訓調整沒有方向,Bang就變得迷茫起來。

如果只是對線穩一點,團戰會找位置,知道怎麼補線,這種AD,集訓個幾周,一抓一大把。

對AD來說,對團隊幫助最大的是什麼?

英雄池和殘局能力。

再看Bang。

他只是不習慣隊伍傾向上半部,再加殘局能力變弱,立馬就讓觀眾吐槽不已。

挺可惜的。

Bang只是比過去還要“保守”一些,可能也是沒有那麼強的勝負欲了,秦明知道,新提拔的Effort,薪資只比Bang少三分之一,而Bang,可是拿過冠軍……

這種事向來容易憋在心裡,成為隔閡,畢竟對俱樂部來說,他們得維持支出……

賽後群訪。

幾位老面孔都說這是他們最爽的一天,“打得都很精彩;沒人掉鏈子;徹底壓過LCK。”

三個方面的理由。

對這些跟騰競息息相關的電競工作者來說,賽區整體進步,值得他們唱讚歌。

“請問秦教,你現在心情如何?是不是很激動?!”記者笑著詢問。

激動?

倒也沒那麼激動。

秦明說著客套話,“激動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我現在只剩驕傲。BP做完,我只想要十分的答卷,但我的隊員交出了12分的內容。”他感慨道:“雖然上場之前,我跟小白教練等人,覺得能結束懸念,但SKT敗的這麼痛快,也算是意料之外的事——我以為他們可以堅持的更久,誰知道亞索會跟著送了2波節奏。”

亞索指誰,懂的都懂,幾個記者笑得更開心了,這就是話題度啊。

可實際上,秦明真心覺得Faker打得特別急,不止這一場,在聯賽內,Faker太想做事導致吃虧的回合層出不窮。

跟S7剛試水靠向團隊體系不同,這會的Faker,比S7世界賽還退步了,按理來說,靠攏團隊不太吃微操,只吃判斷和預讀局勢能力,老一點會更妖,比如大木。

但這時候的Faker,有些不需要急的對局,他也很想發出聲音,可以說,曾經SKT引以為傲的雙c體系,部分是Bang撐不起,部分是Faker存在失誤。

因為團隊英雄,看似容錯更高,但個人壓力相對大一些,畢竟選了走這條路,就關閉了以前那種全靠操作走位,硬打回來的空間。

於團隊,確實容錯高,於自己,確實掌控力差很多。

“去年洲際賽,代表團有猜到LCK的佈置,今年呢?”另一個記者詢問。說起來,去年預測全中的事,還引起粉絲叫好,說他們很團結。

這個話題,小白出聲了,他掏出筆記本,對準鏡頭,上面正好是LCK的出戰預估,“我們討論了一個晚上,所有出戰形勢都討論到了。”

小白介紹道:“對我們來說,RW是帶著壓力上場,它能贏,我們幾個最興奮——我們很清楚,RW走得最難,它贏最漲士氣,反倒是IG贏……”

U格斯扶扶眼鏡,“我們沒覺得IG會輸。”

“哈哈。”

大家心情美麗,秦明也想起回到後臺,小白除了恭喜,就是問大發明家藏了多久。

當然。

這等機密事,自不會講出來,秦明含糊幾句就過去了,倒不是故意藏私,而是臨場BP,跟戰術體系不一樣,他可以幫兄弟隊伍提短板,但這種東西,怎麼教?

難不成全抄作業?

秦明肯定希望看到其他隊伍有動力去研究新套路,只有這樣,站到最後的隊伍才會有韌性。

說曹操,曹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