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士氣很好,卻還是倒在了決賽前夜。

對17年的LPL市場來說,老牌豪門都在煥發生機。

除開如贏比賽隊伍矛盾少等選手發揮狀態的因素,最大的原因還是17年是個比較講究資源置換和視野攻防的版本,畢竟16年一血塔經濟超模,吃了就有1200,導致下路一水的推線軟輔加線霸AD,孕育出女槍、寒冰或女槍、燼體系,整個遊戲風格碰撞較為激烈,而17年哪怕吃了先鋒,只要不上高,經濟效益其實一般,大家更看重的是先鋒撞出來的地圖擠壓,畢竟打先鋒是擠佔打野效率的一件事,速攻不是這個版本唯一且優質的選項。

所以。

很明顯的一個風向就是,越講究臨場經驗(置換資源很考驗閱讀比賽的能力),越是看重運營止損,有這方面系統性研究、紀律性不錯的隊越是能應付各種雜亂的情況,推進局勢程序時不至於沒有選項,或者乾脆點,優勢有更豐富的施壓手段,劣勢有更成熟的止損調動,這兩項做出色了,碰到一個對速攻沒那麼傾斜的版本,那就很難在季後賽門檻處丟失一席之地。

像SN打到第三輪這種強度,給觀眾肉眼可見的缺陷就是優勢施壓太糙了,SN其實很團結,經常能野區開戰、河道開戰,對線期不缺逼人打架的經驗,只是一進入到轉線期,他們還是動不動就逼團,且分線猶豫,時常存在效率問題。

舉個SN比賽中最常見的畫面。

前期手握優勢,雙人路來中頂線兩側找機會,等到中單靠攏雙人路時,他們既不能很快的逼出破綻,打出點技能,也會在發現對手沒有理會這種抱團施壓時,看到上邊路兵線失衡,才後知後覺的回家補防,這一來一回,防禦塔吞噬了好些個小兵。

這樣的操作一多,他們連咬住增速的能力都沒有,自然顯得一頓運營猛如虎,一看經濟2千5(原來領先四五千+)。

相對於此,SN劣勢的處理還沒優勢這麼糙,對劣勢方來說,團結真的算是不錯的手段,反正以他們的運營思維,拖下去也是被放血,不如拼一把找個還能起節奏的點,團結打架換人頭經濟。

WE戰勝SN的第三天,也就是三四名之爭的前1天,水晶跟秦明聊了幾句。

按他的意思,輸給WE之後,隊伍壓力明顯大了起來。

當然。

話不是這麼說。

以秦明理解的意思,水晶苦悶的在於隊伍想提高的那些標準,正在破壞隊伍的氣氛,明明在打WE之前,他們還是很有鬥志,覺得輸了也沒什麼,能進到第三輪已經是之前不敢想的事。

可真的被WE乾脆利落的KO後,那種努力向上的閒適一去不復返,不管是經理還是教練組,亦或是隊友,不止是放不下——輸了誰都難受,但問題在於這麼瘋魔的苦練,rank時間全部投入到研究覆盤和訓練賽陣容特訓,水晶也沒感覺能提高什麼,反而覺得很疲憊,對接下來對陣EDG的BO5,很難興起鬥一鬥的念頭,在這之前,他們還都是懷著贏了血賺,輸了不虧就當積攢經驗的心思。

是什麼引起了這種變化?

是家門口的世界賽,是真的只差一步的現實,是有能力有機會跨越?

水晶想不通。

他只是一個選手,幾乎沒有休息時間的安排,他表面上遵守不想脫群,私下裡還是覺得累,這些,他也只能說給秦明聽,因為秦明不僅是圈子裡的人,能理解這種苦悶,也是他職業道路上的良師益友,而如果像其他人包括圈外朋友抱怨的話,或許還會來一句,打遊戲有什麼累的,這不正是你追求的嗎,以前還天天通宵上分,這會怎麼不行。

累有累之間亦有不同。

為了比賽特訓算什麼?累的是無用功太多,心態還沉甸甸。

透過水晶,聽到SN現在的內部環境,秦明確實很理解。

無非就是覺得自己行了,結果發現好像沒那麼行,還夾雜著各路期待下的鞭撻。

秦明依稀記得水晶剛加盟SN時,說得那個目標:打進季後賽就算成功!

這條還寫進了獎勵條款裡。

可真的打進季後賽,各路因素綜合之下幹掉隊內關係出現波折的JD、OMG,實力助長慾望,沒人開始滿足既定的前景。

外人當然不知道這些。

只是在季軍之爭,榮譽效益不太大的比賽前,很多電競小編或者一些圈內解說一如那天預測WE打SN一樣,給了個三比一。三的自然是EDG。

《xx電競》就利用自媒體做了前瞻,舉例了為什麼不看好SN,除開一些梗,和貼吧話題產物,桌面擺著小黃鴨的小黃哥直言道:“WE已經交出了答卷,面對SN,我同樣不覺得Mouse會被爆線到玩不了,而只要能玩,能拖住,SN自己會送,那顯然,在有廠長永不團滅的加持下——

不好意思,說錯了。嗯,以廠長對野區的掌控度來看,我個人覺得駭客一旦陷入泥潭,他會比對位康迪還偶有發揮的表現更差勁。

EDG對中路周圍的保護不是WE能比的,如果SN上野還是陷入到火力不足的尷尬,即,攻上,但還沒有好攻破,SN會玩得很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