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你對線吃了太多虧了,你打Faker你得穩一點,別讓你的隊友太有壓力,你如果穩不住,輻射到野區,香鍋的壓力也大,那他就著急幫線上打出東西,就會冒險嘗試一些不好的進攻時機,連帶著其他線上的兄弟都著急,都有壓力……

“可我……”

“別可是了,我是教練,就這麼定了,以後給你拿對線均勢或者強勢的英雄,你就找機會換血,給壓力。”

秦明洗腦道:“你看看Rookie、scout、還有那個OMG的新人中單icon,他們壓線換血是不給機會嗎?

小虎,你要想得到更多人的喜歡與肯定,打法風格必須要該侵略時侵略,你看看你出道時觀眾對你的評價和你現在,你難道沒發現什麼嗎,觀眾就喜歡敢打敢拼的選手。

別怕背鍋,我從不因為操作沒打好或者走位的一點失誤批評什麼。”

小虎狂汗,總感覺主教練意有所指,但這些話聽在心裡很觸動,受到了鼓勵。

“你就是我要的中單,我怎麼安排你就怎麼去做。”

“你的任務很重,我希望這個春季賽能在中單位打好三套戰術思維,一是中路大核,二是推線策應,三是穩線盯防,如果是前兩種,可以的話,還能幫你創造分帶條件。

可無論怎麼變,你線上都需要一定的優勢,不然你憑什麼單線壓過對面,讓對面忌憚你?而想要打得強勢,是靠對位經濟、靠英雄曲線、靠操作技術,還是三者皆有?

你打得不夠有侵略性,你怎麼完成這三者的結合。

我需要的是一個能在相對曲線內靠操作打出壓制,慢慢滾起雪球,讓對面不得不針對你的中單,這樣你才有更多的發揮空間,能打得更亮眼,更有存在感,也更被觀眾喜歡,因為你是那個能決定遊戲走向的人,比重很高。

想成為頂尖中單,光學會穩可不夠,隊伍都在支援你,我也會讓香鍋傾斜精力照顧,你還怕什麼,怕2v2打不過?別讓我們大家失望,小虎。”

“我們下個對手是JDG,不出意外,我會在中路給你拿個對線強度不錯的英雄,你也依然是隊伍的輸出核心。”

“別想太多,真的,想得越多越猶豫,你就記住我的話,明天的中路對位,除非對面縮排塔裡,不然不存在各不打擾,安穩吃線的選項,我就這一個要求。好了,你回去繼續訓練。”

他本就耳根子軟,這下真的要去思考怎麼打壓制了。

……

“秦教,這樣真的有用嗎?到時候受打擊怎麼辦。”

教練組的人都知道秦明要幹什麼。

“打擊?哼哼,他是性子軟但他絕不脆弱。”

“他打得太兇,可能就成突破口了。”

“想對位單殺小虎,有幾個有這樣的實力,如果是找打野抓,那小虎不就吸引了對面的火力,下路不就舒服了,先別說中路會不會吃虧,就算2v2吃虧了又怎樣?”

小虎隱身的局,RNG都贏過,一般的對手,能把RNG的防線全撕破?

秦明現在想要的就是變化,只要能做到攻下不再是贏RNG最有收益的方法,那秦明的改造就成功了一半,被gank的風險是不確定性行為,但分擔風險是確實性行為,一個教練不能只看到不好的一面,也應該看到好的一面。

把小虎的魄力練出來,RNG只會更強大,不至於廢了下路就沒有了翻盤點,更何況,小虎如果能打得更有侵略性,打得更自信,犧牲那麼一點下限或者說穩定度,能提升一大截上限,這樣的風險博弈,難道不是一種進步?

小虎現在場均死亡1.8,少於大部分的中單,可秦明寧願他的死亡數高到3次,只要能換來分均傷害提高到550(中等偏上水平),輸出佔比能佔團隊的27%到30%之間(這才是強隊的傷害合理分佈,輸出中單本就應該這麼多,但小虎很多時候都做不到)。

說白了,太追求穩本身就是一種給隊友的負擔,工具人也就罷了,玩個能輸出的中單不去打傷害不去操作,怎麼撕開對面的陣型,怎麼壓低血量創造收割條件?

怕吃傷害才打不出傷害,分均輸出高的,沒一個承受傷害很低(同位置對比),大家都是敢換血敢操作,才換來輸出量的提升,畢竟不可能你打別人,別人不還手,打到最後拼的還是細節和操作,就這麼簡單的行為對稱。

想輸出高,就很難控制死亡次數和承傷,反倒是建立絕對優勢後,容易拉高資料比,這就是博弈成功拿到優勢後容易獲得的高回報。

9月21日,下午五點。

今天這裡將會舉行三場比賽,第一場已經結束了,IM2:1了LGD,決勝的第三局,哈特教練很有勇氣的相信了Funny,給他拿了劍姬,然後他就152快樂的結束了比賽,最終的資料核算,他整整落後AJ2900的經濟,全場沒什麼作為。

當然,他倒是想單帶,但隊友連高地都守不住,3010的大樹,27分半日炎、振奮、復活甲、布甲鞋、加紅水晶散件的AJ讓LGD知道了什麼叫肉得一批。

場中休息,馬上輪到RNG對陣J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