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籃球熱愛,但沒有熱愛到偏執。

支援他堅持下來的原因,一來是不想要給身上的大姚模板抹黑,要證明華國人也能奪冠!

當然,打NBA賺很多W(美刀)也是原因之一。

有免疫傷病徽章,訓練得到正反饋特別快也是另一個原因。

最煎熬的不是訓練,而是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法得到反饋。

宛如在漆黑的隧道里行走始終看不見光明與終點。

開頭是充滿希望的。

結尾是充滿成就的。

只有中段是煎熬、迷茫又苦澀的。

不過即便有徽章,馬龍還是會積累情緒疲勞。

每當這時候,馬龍就會看著小本子上的名單,咬牙切齒:“新賽季開始後,給爺等著!”

或者是找女伴清庫存。

他在自己的西湖高中還是很受歡迎的。

生活就在訓練清庫存裁剪小本子睡覺中渡過。

小本子厚了起來。

女伴們要上大學。

馬龍的夏天也過去了。

這個夏天相當充實。

在專業團隊的輔助下,不光橫移訓練卡要求的100小時訓練時完成,馬龍還完成第一階段的增重。

經過團隊的多次精準測試——主要是馬龍橫移訓練時的非人類表現讓他們不自信。

測試多次,他們最終確定,馬龍增肌到135kg,既能保持現有靈活度和速度,還能大大增強力量對抗性。

要增肌15kg!

這15kg不會立刻就完成,這樣會影響馬龍柔和的投籃手感。

放緩時限,分三年、三個賽季完成,每一階段增肌5kg。

增肌也不是胡亂增肌,而是重點加強在馬龍急需的地方——屁股。

學名叫做臀大肌。

這能顯著增強馬龍的核心、爆發和卡位能力。

彈跳也能增加。

在球迷的固有印象中,彈跳和小腿有關。

這對也不對。

在團隊專家的生理解刨課上,馬龍詳細瞭解到了運動原理。

核心肌群最重要不是腹肌,而是臀部肌肉。

或者說身體後束肌群,才是穩定核心最重要的地方。

彈跳的發力源泉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