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可以退後一步,為選手做輔助。

找準定位,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比如現在。

所有人都知道,廠長擅長殺熟。

更知道廠長擅長繞視野。

峽谷迅捷蟹剛剛出來的時候,在最邊緣蹭過不會被發現的走位,也是廠長第一個拿到職業聯賽中使用。

卻沒有人想過怎麼解決。

視野被繞了,就讓這個視野被繞。

這次被繞了,下次還被繞。

最多去研究新的插眼位置。

說實話。

屬於捨本逐末。

就好像一個位置用壞了,不想著怎麼去修復,而是去找新的位置用一樣。

一共才幾個位置?

經得起一直換?

不現實。

霧天想到的應對方式,就是讓QG隊員把原本習慣的眼位,做出一定微調,讓原本的盲區變成可監控,原本可監控的位置變成盲區。

每個隊員,只需要改那麼兩三個,非常簡單。

插眼的時候,順帶記一下就行。

谷這樣一來,雖然對視野的利用沒有達到最大化,會出現那麼五十到一百碼的浪費,但這一點點範圍,在對線期間基本無傷大雅。

畢竟對線期只是要防GANK。

不會因為這點缺失,被五個大漢。

收益,是直接打亂了廠長的記憶和習慣。

畢竟極限繞視野,需要卡的非常精確,差一點點,都沒有辦法成功。

當然。

這樣的行為,不可能逃過EDG後勤組的眼睛。

就算PDD在臺上忍住了沒說,想著要幫忙保密,也沒有什麼意義。

只要廠長回到休息室,絕對能知道真相。

問題在於……

知道了,又怎麼樣呢?

兩種插眼方式,一點點做試探,也存在百分之五十的失敗機率。

對一個頂級打野來說。

繞視野,只有一半的可能性成功,對GANK能力已經是‘截肢’級的削弱。

至於是截掉五肢中的某一肢,還是眉毛以下截肢,就看人品了。

憑藉個人能力壓制,以及一招從來沒人用過的絕活,QG輕鬆掌握了前中期的節奏,還抓住空隙,去下路幫UZI拿到一血塔。

不換線。

繼續在下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