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體系差距,情況艱難(第1/3頁)
章節報錯
外塔經濟不多。
五個英雄都能拿到固定的一百二十五金幣。
參與拆塔的成員,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一百五十。
不是每個人都有,而是均分。
有幾個人,就分成幾份。
Marin單獨吃下第一座防禦塔,收益是275金幣,加上和Bengi一起刷野收了幾個小怪,又多燙了點兵線,湊足小件的錢。
回到泉水,買了一本增幅典籍。
“情況不太對……”
米勒看著上路的裝備對比,隱隱有些擔心:“小北第一波沒到什麼經濟,買不起東西,屬性有些吃虧啊。”
艾克是有藍條的英雄。
和無消耗型別的機械公敵蘭博對線,必須考慮回覆方面的能力。
所以,林北出門帶了個水晶瓶。
剩下的金幣沒花。
除去最基礎的符文天賦之外,沒有任何額外加成。
而Marin得益於SKT戰隊提前設計好的流程,帶著兩本增幅典籍上來對線,法術強度提升了足足四十點。
米勒說‘有些吃虧’其實是非常含蓄的用詞。
實際情況是幾乎打不了。
林北沒有換血餘地,只能小心翼翼地用技能收兵,或者藉助小兵做掩護,避免被電子魚叉命中,扛著縱火盛宴的範圍傷害過去補一兩個刀。
最關鍵的是,這種情況和個人水準不發生任何關係。
絕不存在操作空間。
王者打鉑金那樣全方位碾爆的差距都沒用。
“這就是LCK的佈局能力,經濟往往能夠分配給最重要的點。”
長毛站在中立角度作出評價。
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
完全一樣的東西,給到不同位置,效果截然不同。
舉個例子。
腰圍加三厘米,沒什麼意義。
身高加三厘米,就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往往可以跨過決定未來的標尺線。
某種不方便描述的東西增加三厘米……能讓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為之瘋狂。
所謂韓式運營,是一樣的道理。
先養戰鬥力最強的點,再利用這個最強點去滾雪球,拖其他位置的強勢期。
相較之下,LPL思維就差得多。
只會悶著頭往前莽。
僵硬。
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