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好傢伙。”

“頂著門牙塔打三個,讓隊友小心?”

“就NM離譜。”

“真丶上單爸爸。”

“……”

觀眾被逗的不輕。

等採訪結束,看了看賽後的花邊新聞。

更是樂不可支。

G2作為整活天才,不僅會調侃對手,更擅長自黑。

以歐洲冠軍的身份被亂殺,即將打道回府,看到了個‘江郎才盡’評價,搞清楚意思之後用中文發了條推。

——江郎才盡?那要先有才,我們這叫黔驢技窮。

“G2真的會搞。”

Ning笑的前仰後合:“不過說真的,他們這水平怎麼從歐洲打出來的,感覺比北美還弱啊。”

“有點青黃不接吧。”UZI作為老將,多少了解一些。

LCK、LPL兩個賽區,每年都能湧現實力出眾的小將。

表現強的,足以震驚世界。

表現差的,也堪堪能夠進入第一梯隊,勝任強隊的主力位置。

而歐洲雖然有豪門投資,具備優渥的條件,拿高薪住別墅,卻沒有培養出什麼像樣的接班人。

征戰在賽場上的,還是一批從S1S2就開始打職業的老將。

連外援都是這樣。

畢竟有實力的LCK選手首選是LPL賽區,只有LPL賽區不要,才去歐美找找機會混混薪水。

種種原因加起來。

出現層次上的差距並不值得奇怪。

相對來說。

北美今年要好一點。

明星AD,新任法王,以及上單、輔助兩個表現出類拔萃的小將,起碼在賽區內都是一時之選。

打野的短板可以透過線上彌補。

面對SKT……

“應該沒機會。”

第二天下午,教練霧天一開始還抱著點期待,著到大螢幕上的戰鬥情況,不認為會出什麼意外:“線上打的差不多,TSM基本就已經沒了。”

眾所周知,LCK賽區最擅長的就是運營。

前期小劣勢,都可以當成優勢看。

均勢更不用說。

不出所料。

TSM明明看起來各個位置都不弱,團戰發揮也差不多,但整體經濟莫名其妙就一點點被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