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賽傷害第三,季後賽傷害第一,十分鐘平均領先530,如此豪華的資料就連向來大嘴巴的Huni都為之驚歎。

然而。

Hauntzer隨後發表的回應,是:大家都高估了韓國選手。

相對於林北的含蓄,崇尚個人英雄主義的Hauntzer自信,霸道,甚至有些目空一切。

而且,有這個資格。

不知道林北身份的時候,Hauntzer稍稍微有些大意。

知道了之後,精神狀態拉滿。

只選最好的時機動手。

馬上就穩住了陣腳。

這也讓直播間裡的觀眾吹捧了起來。

Hauntzer作為今年的北美冠軍上單,採用的還是進攻型打法,加上職業圈裡面數一數二的身體條件,名氣早就傳揚到了賽區之外。

經常看其他伺服器比賽的觀眾基本知道這個人。

加上林北打Rank十有五六會壓著對手亂錘,少數時候才會對著發育。

Hauntzer剛剛吃了個悶虧,馬上能保持平分秋色的局面,可見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劍姬竟然還能用?”Ning切換視角看了看。

“打消耗沒問題,不急著硬拼就行。”林北對英雄性質很瞭解:“不過這個版本劍姬基本打不出來單殺,收益不夠。”

沒有擊殺權。

滾雪球能力就弱得多。

一點點消耗,別說近戰,哪怕是傑斯這樣的遠端線霸,能建立的優勢也少的可憐,遠遠不足以左右比賽勝負。

所以林北才不選。

但必須要承認的是。

劍姬滾不起來多少雪球。

一門心思求穩,也很難被滾雪球。

接下來的比賽,QG如果要繼續以上單為核心,就必須考慮劍姬,甚至是不滅劍姬的線上能力。

這就是日常Rank的意義。

只打訓練賽,基本不可能意識到這樣的東西。

當然。

現在最關鍵的還是對抗。

金字塔頂端的博弈,其實不是特別看操作、意識、理解等各個層面。

能走到這一步,大家基本處於同一個水平線。

就算存在差距,也微乎其微。

看的是什麼?

是心態。

被打怕了,潛意識裡有打不過的想法,落到實戰中十有八九真的打不過。

所以,林北決定拿出全部的狀態,給Hauntzer一個教訓。

拉回兵線。

再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