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未來(第1/3頁)
章節報錯
“後來呢?”
梅菲斯特耐心地扮演著傾聽者的角色。
在渚良文明代表講述的那些久遠故事裡,沒有自我標榜,沒有歌功頌德,沒有粉飾美化。
他沒有講述,自己的文明是怎樣的輝煌和偉大,同族又是抱著怎樣崇高的志向來邁出時代的步伐,抵達了怎樣的高峰,經歷過多少可歌可泣的奮鬥和追逐才達到今天的地步。
只有平鋪直敘。
不帶立場,不予評價。
僅以一種緩慢的語調,輕輕地把那些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一一道來。
“後來,我誕生了。”
“我,或者我們,叫做渚良。”
梅菲斯特眼中的驚愕一閃而過。
他終於知曉了,那個操縱光影和聲音與自己交談的意識,究竟是什麼。
他就是渚良,整個渚良文明。
既是一,也是萬。
既是渚良文明整體,也是任一草株。
物質世界中存在聯結的草地,擁有難以計數的單株小草,它們的意識在瓷居維繫的魂土之中,以目前尚不能理解的形式,構成了無數的小叢集意識。
一株小草,就是一個思維單元,相當於人體上的一個細胞。
這是比喻性的說法,真正的思維連線形式,遠比這要難於理解。
一個瓷居,等同於一個小草的城市,孕育著一個小叢集意識。
但是意識的進化仍未停止。
梅菲斯特能看見瓷居魂土上延伸的細線,無數的瓷居便有無數道細線。
纖細,但不可捉摸。
這些細線通往一個終點。
那應當就是同梅菲斯特交談存在的意識本體:整個渚良文明的大叢集意識。
可以說,他在同每一棵所見的小草,每一個活著的瓷居交談。
“我見過新世界的開闢,直面過宇宙的創造者,見證過規則的誕生、建立和成熟。”
渚良的訴說仍沒停止:
“我以特別的形式,脫離過行星表面,去過很多地方。
那時,屏障尚未建立,宇宙以天體為主流,現在使用的交流方式,也是從那時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