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沒有原生夢魘,也沒有與之相近的奇特物種。

興許是誕生的時間尚短,它雖然擁有豐富的物種和超凡文明,但仍然和藍星上的絢爛神話搭不上太多關係。

超凡世界,意味著個體能夠掌握強大的力量。

有能焚盡山林的怪獸,有能夠以一當萬的英雄,也有尾巴尖就堪比島嶼的巨蛇。

可是神話的內涵,遠遠不止於單純的力量。

它們往往涉及更不可思議的領域、更離奇神秘的故事。

華夏的諸多神話派系尤有韻味,在一個又一個編織神話的故事中,很少直白地展露力量並附上張揚的謳歌,只是偶爾展露出冰山一角。

像是蒙著層初看淺淡、細看厚重的迷濛霧靄,讓人難以捉摸深處的雄奇、神秘和浩大。

死後的世界,便是一直未在巴比倫展露全貌的部分。

它亟待被喚醒,被賦予新的活力和含義。

原本,窺見死後世界真面目的時間要在更久遠的未來,但是深淵的出現,讓這個過程提前了無數年。

深淵獨有的奇特物種夢魘,就是一柄恰到好處的鑰匙。

它能幫助羅桓推開一扇圍繞著層層迷霧的門扉,而這門扉,通往物質世界之外。

......

......

當羅桓從梅林那裡拿到夢魘,再次來到奧林匹斯山的時候,這裡已經發生了極其巨大的變化。

山仍然是山,小屋也仍然是小屋。

可改變不在物質層面。

奧林匹斯山,原本是維繫巴比倫最大魂土的物質框架,但是現在,情況有些許改變。

像是在羅桓離開的時候進行了有絲分裂,維繫在這裡的魂土,從一個變成了兩個。

“原來還能這樣玩?”

羅桓抱起雙臂,嘖嘖驚歎。

距離在魂土之間,很沒有存在感。

就像這兩層魂土,雖然擁有相同的物質框架,卻並不重合,也不貼近。

迥然不同的魂土,各安其事,互相之間完全沒有干係。

如果用物質世界的距離衡量,那麼它們像是一個在南極、一個在北極。

完全不相干,互不影響。

“新的魂土,是由於生靈對他們心目中‘神’或者說是創世者的篤信而誕生的。

在此之前,這種思維力量不足以撐起一個魂土,但是最近,‘神’和創世者的概念顯然深入人心,被無數智慧生靈所認同。”

七號一板一眼地分析:“我調查了一下,發現這種認知迅速攀升的直接原因,是那天我們撤掉了場域,並在眾目睽睽下,捏了一顆真正的恆星。”

‘神’的概念是不斷變化的,這一點尤為重要。

藍星上,許多神明的形象在初始並不是那樣,後來經過時代的變遷和新傳說的雜糅,神明的地位和象徵意義都會出現巨大的變遷。

在不同地域,神明的含義也完全不同,只是因為翻譯的原因,將有些相似的兩個名詞強行連線到一起。

就比如,在某個島國,號稱有八百萬神明,但他們所謂神明,和華夏大相庭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