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是文明程序中必不可少的。

它只有在思維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會產生。

正因為擁有想象力,人類才能把那些從沒存在過,或是從沒見過的事物帶到這世上。

比如神明、比如大自然中不曾存在過的所有人工製品,還比如魂土。

這就是為什麼,即使熔岩世界的上層,沒有絲毫熟悉的、同過往文明有相似之處的地方,梅菲斯特依然堅信這世界的主導者存在溝通可能。

並且在某些方面,具備借鑑意義。

這裡有很多瓷居,每一個瓷居都承載著一片穩固完善的魂土,數目遠超巴比倫。

這裡的主導物種是草,一種具備思維的植物。

他們思維出現的契機和原理,並不為人所知,唯一可以被梅菲斯特知曉的是,他們極有可能存在文明。

或許是特殊條件下形成的略有些畸形的文明,也可能是完善全面的文明。

文明的存在形式還有待研究。

不借用物質層面的工具,研究元素的利用方式也存在困難,只能憑藉自然產生的天賦,呼叫元素做些並不高明的小花招,藉此影響現實。

剛剛梅菲斯特感受到的阻力,就來自小草們的天賦。

和當初以太剛剛出現的時候,隔離區中能夠瞬間迸發近千度高溫的小花有些相仿。

那麼他們的主要方向,大機率在魂土方面。

那正是羅大造物需要的。

梅菲斯特朝著最近的瓷居走了幾步,想要先觀察一番。

破敗無用的瓷居,在他的書架上有很多,內裡的魂土都已經破敗腐朽,消失殆盡,只留下一些看不出太多的痕跡。

可眼前的這些,仍然處於飽滿充盈的可用狀態,一絲不苟地遵循著現今的規則運轉。

梅菲斯特使了些技巧,好讓感知更為清晰。

但奇怪的是,即使本身自帶窺探靈魂的本事,在加上一些亡靈魔法的幫助,他仍然無法看到,瓷居維繫的魂土內部,是什麼樣的景象。

就像視野中漫起濃重的霧氣,完全無法透過感知來探尋內部。

但也有之前沒能發現的東西。

一條同樣模糊的細小白線,從瓷居維繫的魂土之中,延伸出來,筆直地射向遠方。

白線不止一條。

抬頭再看,會在遠方的草叢中,發現更多看不清的線條,顏色也不再拘泥於白色,紅橙黃綠藍靛紫全都出場了一遍。

這些線條,指向同一個方向。

正當梅菲斯特循著線條,想要移動到線條末端的時候,身後卻響起較為機械和生澀粗啞的聲音:

“異鄉...人...”

......

......

“是深淵語。”

遠在巴比倫的小板磚投放出較為模糊的影像。

這需要耗費一些梅菲斯特法杖之中的造物能量,才能有這種程度的資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