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募虎牙營老卒之事,自有士孫瑞會同京兆尹楊琦去辦理,劉協給了個三日限期。

緊接著便是召見劉艾。劉艾是誅董功臣,不僅為董卓入宮擰緊了最後一個螺栓,而且還勸降了太師府一干文武屬員,將太師府財物全須全尾地獻給朝廷,可謂功勳卓著。同時劉艾出身宗室,與王允並非一黨,是以劉協搞清楚情況後以少府酬功。

少府是九卿之一,掌管皇室私財和宮廷供給,類似於皇傢俬人總管。與大司農一起共同掌管天下財源。此時朝廷殘破、稅源銳減,劉協此次將董卓多年聚斂財貨全部劃歸少府,少府權力達到頂端,甚至超過後世財政部長、稅務總局局長。

出任如此要職,劉艾不悲不喜,從容對答。劉艾長期擔任董卓長史,劉協便順口請教討賊方略。

劉艾略一思索,沉著應道:“段煨出自武威段氏,素來忠順,因是段熲同族而被董賊當作門面,實則並不親信。陛下待之以誠,當能順利降服。牛輔、董越,或是董賊裙帶,或是同宗,因血緣關係而被看重,內裡並無多少韜略,討賊亦不難。”

分析完這三位中郎將,劉艾接著說道:“若說牛董二人為豬狗,則牛輔麾下李傕、郭汜、張濟諸校尉就是豺狼。李郭諸人驍勇善戰,實為董賊麾下數一數二的大將。所幸李郭諸人深陷豫州兗州,與牛輔相距數百里,急切間難以相顧。若是陛下能夠一舉蕩平牛董,諸校尉群龍無首,一紙詔書亦可令其俯首聽命。”

劉艾所言,東征方略以快為上,講究的就是利用集中兵力逐個擊破,這與劉協、荀攸等人的想法不謀而合。

不過,這些時日熟悉涼州事務之人從未提起過一個令劉協魂牽夢繞的名字,他忍不住問道:“卿可知賈詡賈文和嗎?”

劉艾腦海中立刻調出那個年近半百、不苟言笑的中年儒士,此人不顯山不露水,雖家世二千石卻屈居校尉之職。劉艾雖然奇怪皇帝是如何得知賈詡,還清楚叫出他的字,嘴上卻沒有遲疑,詳細介紹起他所瞭解的有關資料。

賈詡出身武威,與段熲同鄉,曾在張奐帳下任職,與涼州三明中的兩位都有瓜葛。

雖然年輕時舉孝廉出身,但官運一直不顯,屈居下流數百石小吏。董卓進京後,以同為涼州人的緣故闢為太尉椽。出為平津都尉,升遷討虜校尉,一直在牛輔帳下效力,履歷平平無奇。並未在朝中任職,可見董卓對他並未有多麼信重。

“朕聽聞賈詡志節深沉,謀略過人,如同一塊璞玉,還沒有給他提供足夠施展才華的舞臺。這個人,用好了則為國之干城;為敵所用,則為國之大患。卿既然與賈詡相識,還望卿即刻修書一封,備述朕求賢若渴之心。”

此事不難。劉艾當即在殿中書就信件,交予劉協。劉協小心接過,將帛書上的墨跡吹乾,然後仔細摺疊,收入懷中。

當天下午,皇甫一行終於趕至。劉協著人將財貨藏於內府,與劉艾交接完畢,又派人好生護送袁氏遺骨,暫存於董卓宅邸,然後與皇甫嵩、荀攸、鍾繇等人商談東征計劃,等夕陽西下方才回宮。

第二日上午,劉協出城十里迎接大勝凱旋的呂布。

呂布身高體長、儀表堂堂,面如冠玉、氣宇軒昂,騎在一匹高大威猛的紅色大馬之上,宛如天兵神將。端的是一副好賣相。不用說,坐騎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兔馬。駿馬配猛將!

迎著巳時的太陽,劉協驅馬上前,呂布籲的一聲,翻身下馬,快速走到劉協馬前,單膝跪拜。

劉協下馬將呂布扶起,笑容滿面地問候兩句,然後一一接見帳下諸位猛將。呂布先是引薦了一番此行頗立戰功的李肅、高順、成廉、郝萌諸將。劉協一一和煦問候,意味深長的看了高順兩眼,對有功之將不吝褒獎,公開許諾由後將軍呂布報上功勞後,論功行賞。

然後親切接見了李蒙、王方、張遼諸將,勉勵眾將放下包袱,忠君體國,再興漢室。眾將凜然承諾。無論真情假意,眾人臉上俱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一時間,君臣俱歡。

見完諸將,劉協就著臨時搭建的高臺,在呂布等人的陪伴下,檢閱了這支得勝歸來的部隊。幷州諸將趾高氣昂,涼州降人則有些士氣衰微。劉協將此一一看在眼中。

隨後,大軍開入京兆尹近幾日為迎接大軍臨時擴建的軍營。京兆尹官吏早就帶人準備好了飯菜,肉量十足,肥膩飄香。雖然饞蟲已被勾起,劉協還是吞下口水,親自巡視起各處營伍,與士卒攀談兩句,不時拿湯勺舀起肉湯,看看油花。

待所有人均已開動碗筷,這才在呂布陪伴下來到主帳中用餐。李蒙、張遼等人早已久候多時,不過附逆待罪之身,又怎麼敢在天子面前囂張跋扈,君不見稍有猶豫的樊稠已化作鄉間野鬼追隨董卓於地下。為了照顧李蒙等人心情,還專門叫來楊定、胡軫作陪。

此間飲食,自然比士卒們吃得好多了。劉協並不在乎食不言寢不語的聖人話語,頻頻與諸將交談,雖然極為看重張遼、高順,但一直把握著分寸,並沒有刻意示好,反而是著重籠絡李肅這位誅董、平叛雙料功臣。

同時也注意與涼州諸將互動,沒有讓李蒙、王方等人感覺冷落。一頓飯,不說拉近了彼此君臣感情,起碼讓緊繃的心稍微舒緩。

上午行程下來,劉協熱得滿頭大汗,不過還不是休息時候。回到宮中,與楊彪商議完明日厚葬袁氏遺骨的典禮,督促王斌抓緊平整出長樂宮校場,過問長安城中大小官吏賞賜是否足額髮到手中,便又馬不停蹄召見皇甫嵩、呂布等人商議東征事宜,定下三日後準時開拔。

劉協單獨留下呂布,明知其中有誇大成分,仍是一口氣全部答應呂布為部下封官請賞的要求,然後不經意說道:“此次出征,涼州士卒約佔一半,幷州士卒約佔三分之一。兩州口音、風土人情各不相同。為統一指揮,朕想涼人治涼、並人治並,卿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