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沙蜃城(第2/2頁)
章節報錯
同時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即便工作被機器人取代了,但是管理還得是人類,也就說,機器人是與人類同時工作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清潔道路的是掃地機器人,但是它的上級就是人類,可能一個人類管理三四個機器人,這些管理者一般不進行實際的勞動工作,主要是負責指揮這些機器人工作,當有些地方清潔困難,需要人為輔助的時候,他們才會出面處理,這樣提供了相當大的工作機會。
當然,每個城市的政策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城市的情況不一樣,就拿沙蜃城來說,這裡的生活水準是每人大約一個月3000元的生活需求,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想在這裡生活,不考慮買房,不考慮置辦大的資產,單純的衣食住行需求是3000元,而這裡的人員最低工資是4000元,那麼所有不到這個限度的人,政府會補足這些人的工資,用的當然是機器人交的稅。
而如果有些人沒有工作呢?
那也沒關係,如果這些人想繼續在這生活,政府會為
他們提供工作,這些工作包含的內容很多。
比如沙蜃城周邊有大量的綠色種植溫室,那裡需要大量的人員養護,雖然裝置都是自動化的,但是總要有人看管吧!
比如養老院,各種護工可以用機器人代替,但是總要有些真人陪老人說話聊天吧!
比如義工,政府總是不定時的舉行一些活動,原本這些活動都需要在各部門徵調,現在不需要了,直接安排這些無工作的人來做。
等等諸如此類的吧!工作的機會有很多,不會讓人發家致富,但是也不會讓人為了衣食住行而煩惱,而且工作強度不大,這些人有充分的時間來學習和思考,這是為他們能脫離這種政府扶持提供條件上的支援。
當然了,如果非說有人不思進取,就是想躺著讓政府救濟,那樣沒什麼關係,無非就是提供一個人簡單的衣食住行的支出,這對沙蜃城來說不算事,尤其是人工合成蛋白和人工合成澱粉已經商業化,完全可以滿足這些人的需求。
但是,如果真有人這麼做了,那麼他就等於自己把自己的上升渠道掐死了,想發家致富鹹魚翻身,那是不可能了。
雖然沙蜃城的快速發展給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潤,但是這座城市已經失去了我原本的初衷,我越來越感覺這座城市的發展已經不在我的控制之內了。
因為原本的計劃是這裡要作為一個對抗人工智慧的反抗基地,所有的建設都是以安全、防護,還有自給自足的生產為基礎的,這種基礎對人數的控制是及其嚴格的。
但是,目前的城市發展已經陷入了飛速增長的模式,因為很多外部企業的加入,他們會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建設專案,這些專案大部分都不能聯通我的地下防護空間,僅僅是居和生活空間而已。
而且我的地下空間開發,基本上已經停滯了,因為城市的開發權已經移交,地面建築的飛速發展,根本不允許我再繼續進行地下作業,早在一年以前,我便把大規模的地下開發轉為分散式佈局了。
這種佈局,是以原有的主城區下方的完成地下堡壘為基礎,透過隧道聯通主城區外部的綠色農場下方,然後形成各種小的地下堡壘。
不過,這種悄悄的作業速度很慢,而且不能採用人工,全部使用機器人,關鍵是還不能引起注意,否則全部暴露,這會引起恐慌。
發展到現在,全部地下的總規模也就能容納兩百萬人,這個數量,只是當前沙蜃市人口的1/5,如果考慮後期的城市擴張,這個比例還會再次降低。
更為關鍵的是,這座城市的機器人發展已經完全脫離了我的控制,因為機器人的佔有率太大了,如果機器人被調整原有程式碼,它們會在一瞬間站到人類的對立面去,這座城市就會瞬間淪陷。
現在這座城市唯一的希望就是,主控室裡的羅賓並不是敵人,而是朋友,而且這個朋友足夠強大,不會被輕易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