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世界變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兩天的時間給李氏集團所帶來的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因為他們丟失了近30%的資料資訊,這些資訊裡有自己多年的運營資料,還包含大量的客戶·資訊。
雖然按照現有的技術,這些資料透過各種手段能恢復大半,但是這又有什麼用呢?羅賓本體仍在啊!
在李氏集團開機聯網,恢復工作的第一時間,羅賓再次侵入,瞬間接管了伺服器的控制權,再次安置一個刪除病毒程式。
也就是說李氏集團剛剛把自己的後院打掃乾淨,準備開門營業了,那鬧事的猴子又重新出現,並且直接又把後院攪和的一塌糊塗。
這種情況下,眾人都傻眼了,各大平臺的技術專家也都傻眼了,因為這次開機聯網,是在行業內頂尖人才的監視下進行的,也就是說所有人就怕出現問題,一直在李氏集團的主控室裡等待處理特殊事件,但特殊事件偏偏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發生了,而且所有人還毫無辦法。
他們甚至已經制定了處理上一個刪除程式的方法,但是這一次跟上一次又不一樣了,抵抗了幾分鐘後,便潰不成軍,所有的工作都是徒勞,只能看著眼前的刪除進度條在一點一點的向前拱。
這就是羅賓的本事,就像是人類打一拳,這一拳看似造成的結果是一樣的,其實出拳的角度和力度與此前都不一樣,羅賓的安置的程式也是如此,結果雖然看似只是刪除了資料,但是過程千變萬化,讓人防不勝防。
因此李氏集團這次開機在幾分鐘後再次斷網斷電,重新迴歸零點。
在這個時候,所有人都明白了一點,那就是羅賓當時的那個宣告裡“我讓你們平臺永久性的癱瘓,同時還會刪除你們所有使用者的資料”的這句話絕對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她真的可以做到,而且當前正在做著。
李氏集團完了,徹底的完了,沒有自己的平臺,沒有自己的資料,沒有了自己的客戶·資訊,等待他們的結果就只剩下破產倒閉了。
這一天,李氏集團在美股上市的股票指數,直接下跌80%,市值蒸發三千多億美元,僅剩下原有市值的一個零頭。
至此,原本等待聯網開機的各大平臺紛紛閉上了嘴巴,誰也不敢言語,誰也不敢聯網,誰也不敢出頭,他們害怕羅賓的報復。
而其他小企業很快明白了這一點,所以紛紛拉來風投,開始注入資金,購買伺服器,在大平臺挖人,最佳化自己的產品,以雷霆之勢佔領自己在新型網際網路形態下的市場。
各家平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因為他們知道什麼叫習慣,什麼叫依賴,當自己離開太久,別人趁虛而入之時,如果不能及時扳回局面,等待自己可能就是死亡。
但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誰敢以身試法?沒有人,即便有,羅賓也會告訴他們,什麼是真正的法。
華夏整個網際網路生態在這次事件之後被徹底顛覆,幾家獨強的格局被完全打破,給市場騰出了大量的空間,而這些空間則給中小企業提供了機會。
諸多中小企業開始分食這塊超大的蛋糕,有那麼一句話,叫一鯨落萬物生,描述的就是這種現象。
在這種情況下,整個市場異常的火熱,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態勢,如果對此進行歸類,大致上可以分為這麼幾種。
第一種,激進型,他們感覺到了市場的資訊,開始快速找投資,找代言,找各種渠道,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瘋狂的佔領市場,他們的目標就是要成為剛剛倒下的那些寡頭,這條路有多遠,有多難,估計他們心裡自己也不知道。
第二種,跟風型,這些企業自己手裡沒有什麼技術,但是他們也知道市場當前處於空白狀態,所以跟隨那些跑的快的人有樣學樣,別人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別人怎麼做,他就怎麼做,目的與此前一樣,同樣是快速的佔領市場,但是這種情況註定不會長久,因為快餐誰都吃,但是吃過的人永遠記不住快餐的味兒。
第三種,穩健性,原本就有自己的技術優勢,只是因為一直被大平臺打壓,自己拿不到流量,拿不到資源,打不開市場,這個時候對他們來說便是春天,他們穩紮穩打,以自己原有拿手業務為核心,進行自己產品的推廣,同時伴隨著現產品的研發和老產品的迭代升級,以最快的速度讓自己在新格局下落地生根,這種企業最有前途,他們將是未來網際網路市場主力軍。
當然,總也少不了最後一種情況,那就是二傻型,自己做什麼?不知道,當前市場什麼情況?不知道,機會大不大?不知道,該怎麼去做?更不知道。
這種企業就不用考慮了,在任何時代,任何格局下都不會有任何前途,因為他們自己的存在便是錯誤,一個錯誤的原始碼,不可能把結果引向一個正確的結果。
世界變了,世界真的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