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江南,煙雨收 第九章:會試放榜(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是楊老弟你太謙虛了。”
“我看大家不如找個地方小酌幾杯,慶祝一下,諸兄以為如何?”
“我看還是不如先回松江會館修整一番……”
“……”
花開有兩面,人也有兩面。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在貢院門口的等待自家子侄,朋友的眾人對此深有體會,儘管那男子和諸人一起上了馬車離去,可是貢院門口的眾人仍舊難以從剛才巨大沖擊中回過神來。
本以為是一位落魄被考場壓力弄得精神崩潰、出身寒酸、形單影隻,或許連媳婦兒都討不到的舉子,在極盡貶低之時,卻沒想到畫風突然一變,自己所鄙視的男子,竟然是一個交友廣泛,人家不僅有有錢的朋友,而且被眾人主動等待貢院外面,被人上前恭維。肯定是一個博學多才的讀書人。
除此之外,人家也不一定是什麼出身寒酸,光看那離去的排場,就知道原來也是一個扮豬吃老虎的傢伙。
這傢伙咋瞧,咋就那麼令人討厭呢。
……
放榜大約還有十日之期,在這十日裡是讀書人的盛會,眾人可以恣意遊玩。
所有人都明白會試之後雖說還會有一次殿試,但眾所周知殿試就是排位考試,是狀元,榜眼,探花等名次的選拔賽,一般不會對考生作罷黜。所以任何透過會試的考生,到了殿試裡考得就算在差的舉子,也算有個同進士出身。
狠狠的大吃一頓,睡了一覺後,次日碰頭,於是眾人商量著去哪裡放鬆一下,玩上兩天,然後在去京官那裡去投卷。呂星海提議眾人去青樓玩樂,大家都是答允了,張正春那麼方正的人,本要推辭的,但被呂星海強行拉著。
投卷又叫拜謁,也叫拜門,拜門是官。場中的陋習。
如一名官員位列重臣後,就會發覺門前車馬如市。
比如前朝時有一位權臣江懿為相的時候,權傾一時,無數官員欲私下拜謁於他。有一名官員每日都趕在第一個,站在蔡家門口等候接見,經年累月,此人每天給江家看大門,上上下下都混了個臉熟,於是被江懿提為大臣,說是家臣也不為過。
故而門無私謁,稱讚的就是一位官員高尚的德行,所以這種有黨爭形成的潛規則的規則,也是不失為讀書人的前程第二條路。
張繼囊中羞澀,來長安後,開銷多是同窗好友呂星海資助,本來他準備開溜回會館的,畢竟文人清高他也不能免俗,但還是給呂星海一番盛情的拉住,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他拒絕不了。
說起京城長安裡的青樓去處,最負盛名的就是長安西市最負盛名,還有教坊司官辦的風月場所,此外還有坊市中胡同附近的巷弄,青樓,勾欄衚衕等等。
至於貢院旁也是不少,青樓總在貢院旁,在舉子老爺們眼裡,每當會試大考之時,四方士子紛至沓來,其中不乏懷揣巨資盤纏和詩詞文章的才子。風塵中女子,除了愛鈔愛俏外,也有不少因為這樣那樣淪落風塵有才華的女子,喜歡傷春悲秋、賣弄詩情。
士子有錢,聲色犬馬,當下一拍即合,故而總會留下無數才子佳人的佳話。